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唐诗中如何描绘黄河?

唐诗中如何描绘黄河?它是一条怎样的河?

全部回答

2016-12-27

55 0
     黄河,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是世界上含沙贵最大的河流。由 于泥沙淤积,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所以被 称为“悬河”。在魏晋时期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有“浊河”之称。
   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向东注人渤海,流经青海、四川等九个省、 自治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但 是黄河水量不及长江、珠江。  黄河沿途汇集有三十五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 在上游,如湟水、洮河等,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等,下游有伊 河、洛河等。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中下游 的分界点是河南孟津。黄河在我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宛如一个巨大 的“几”字。   河流决口后,改变了原来的河道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
  黄河多沙 善淤,变迁无常,改道现象频繁,黄河下游的河道改道影响更重。据不完全统计,见于记载的黄河下游决口泛滥 约有一千五百多次,有七次重大的改 道,对我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 响巨大。
  第一次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 河合流处)夺河而出,至章武(今河北 沧州)入渤海。  第二次发生在汉武帝元 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 阳西南瓠子决口,向南由洒水(今属山 东)入渤海。
  第三次发生在王莽建国三 年(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 口,向东南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聊城,到禹城又向北行,到利津一带入 渤海。第四次发生在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冲决澶州商胡 埽(今属河南濮阳),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向西到达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 合,然后由天津入渤海。
    第五次发生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守将 杜充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人为决开黄河堤防以抵御金兵南下,造成黄河向东 南分由泗水和济水人海。黄河由北人渤海改而南入黄海。
  第六次发生在清咸 丰五年(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决口改道, 再次摆回到北面,由利津人渤海。  最近一次是在1938年,国民党政府消极抗 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以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
  黄河又向 南流入淮河。直到1947年堵复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自山东垦利县入 海。黄河改道迁徙的范围大体上是在以孟津为顶点,北至天津、南界淮河的大 三角洲上。   提及黄河的古诗如恒河沙数一般,不胜枚举,如李白《将进酒》:“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王之换《登鹳雀楼》:“白日依 山尽,黄河人海流。”《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忉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