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请介绍一下地球的内部!

具体地核、地幔等。。。为什么会这么高温?为什么压强这么大?总之尽量详细点。

全部回答

2018-04-19

63 0
    地球内部结构 ◆ 岩石圈 岩石圈的定义为:“地球的刚性外壳层,是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型板块构成的,概而言之,板块这种组合就成为岩石圈。” ◆ 上地幔 厚度为20~400千米。
  地震波速在其内部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小,在60~150千米间,许多大洋区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部分熔融造成的。   ◆ 过渡层 厚度为400~670千米。
  地震波速随深度加大的梯度大于其它两部分,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的矿物相转变吸热降温形成的。 ◆ 下地幔 厚度为670~2900千米。目前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比较均一。但因处于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地幔岩石呈现为塑性状态。
     ◆ 大陆地壳 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地壳的化学组成以硅铝质为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岩石:一类是地壳上部的相对未变形的沉积岩或火山岩堆积,另一类是已经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带。
  后者构成地球表面的山脉或在地壳深部,前者多在地壳表层的盆地及其边缘。  地壳可以承受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所以目前能寻找到38亿年前的地壳。 ◆ 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极薄,其上海水深度平均为4。
  5千米。大洋地壳从上到下由下列三部分组成:a。 海洋沉积物层,平均厚度约为300米,但其厚度可以从零(特别是洋中脊附近)变化到几千米(大陆附近),VP=2,d=1。  93~2。
  3;b。 镁铁质火成岩,以玄武岩和辉长岩为主,其厚度为1。7±0。8千米,VP =4~6,d=2。55; c。 海洋层,主要是地幔顶部水化作用形成的蛇纹石,其厚度为4。8±1。4千米,VP =6。
  7,d=2。95。洋壳的厚度、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加大而变厚、变老。  但洋壳的年龄远远低于陆壳,多晚于中生代。 ◆ 古登堡面 1914年,美国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存在地震波速的间断面,首先是发现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地震波的阴影区,解释为存在地核,其次是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波存在一次由13。
    6千米/秒突然降低的截面,而横波则突然消失了。后证实这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该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面。 ◆ 莫霍面 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6~7千米/秒突变到8千米/秒,说明组成物质明显不同。
    持续研究发现,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并经证实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因此,该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区7~8千米。 ◆ 内地核 内核的深度位于5100千米以下,VP=10。
  5~11。3,d=12~12。5,内核温度为4000~4500摄氏度。   ◆ 外地核 外核的深度介于2900千米和5100千米之间,VP =8~10。5,d=9。
  8~12,外核温度约为3700摄氏度。研究表明,地核可能仍然影响着地幔的温度分布,因而也可能间接地控制地球表面的地质过程,近年来发现地球表面的很多热点就起源于核幔边界。  地磁、地震和极光中包含着丰富的地核信息。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