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焉”在文言文中有哪些作用及解释?

全部回答

2018-09-26

5 0
    焉  yān  【名】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鸟名〖akindof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
  ——唐·黄滔《唐城客梦》  通“颜”(yán)。额〖forehead〗  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荀子·非相》。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  焉  yān  【代】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it〗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心不在焉  哪里或那里〖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什么〖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怎么〖which〗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so〗  二陵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清·刘开《问说》  伏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焉  yān  【副】  如何〖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于是,就,乃,则〖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  ——《史记》  又如:焉始乘舟  焉  yān  【连】  于是〖then〗。
  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焉  yān  【助】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be〗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国语》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书·秦誓》  焉  yān  【语】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ho〗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相当于"于之"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焉:在这件事情上。
  )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⑵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⑤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⑦悲予志焉。   ⑧则牛羊何择焉?   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句末语气词。)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⑸相当于“之”。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焉:他们,指五人。)   ⑤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