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的由来是什么?
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现保定分属于冀州和幽州。周武王灭掉商王朝后,封召公爽于北燕建燕侯国,时保定属于燕国。春秋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在此期间,因燕国曾建都今保定境内的容城(当时叫临易)达300年左右,从而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元前380年的战国中期,齐伐燕占领桑邱(距今保定城北10公里左右),保定为齐国所辖。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约中山国伐燕,燕国北部为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所辖。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听从大夫郭隗等人的建议,为报家国之仇,修建了...全部
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现保定分属于冀州和幽州。周武王灭掉商王朝后,封召公爽于北燕建燕侯国,时保定属于燕国。春秋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在此期间,因燕国曾建都今保定境内的容城(当时叫临易)达300年左右,从而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元前380年的战国中期,齐伐燕占领桑邱(距今保定城北10公里左右),保定为齐国所辖。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约中山国伐燕,燕国北部为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所辖。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听从大夫郭隗等人的建议,为报家国之仇,修建了用来吸聚人才、组织和训练军队的下都武阳城。
下都城因在易水(女称武水)之北而得名,其地在今保定境内易县东南不远处。在这里,燕昭王卑身厚币向各国招贤,经过28年的励精图治,燕国财力殷富,士卒乐战。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燕国劝请赵、魏、韩、秦、楚五国一同伐齐,最终将齐军赶出燕国,收复被齐国占领的72座城池,燕国由此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今保定所辖区域也得到一定发展&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约燕、齐之师灭中山国,燕、赵两国重新划分疆地,今保定市区及以区为燕国领地,以南地区为赵国所有,从此保定始有“燕南赵北”之称。
燕昭王曾在今保定城东不远处建有,座“广养城'用来放牧战马。从此,保定境区的先民们吸收燕、赵两国经济、政治之长,不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镇规模有所扩大,而且在文化精神方面也得到高扬。在末代国君燕王喜时期,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丹逃回燕国,最终促成荆轲刺秦王之壮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懷慨悲歌精神弘扬于燕赵大地,保定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为后来保州網城市中心地位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