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文言文阅读《大命》(附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全部回答

2019-01-11

0 0
    作者:文言文阅读(12分)大命①(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
  ”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  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
  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③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
    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
  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  人之生也,无不同也。
  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
  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  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③曷:通“盍”,何不。  6、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资:供给B。
   比其反也,犹哭比:及C。 犹食之而不甘 甘:美味D。 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以江河之水广 皆以美于徐公B。   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
   权重于物则坠 夷以近,则游者众D。 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8、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B。 (此)是吾夫之墓也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D。
     (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 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
  
   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D。 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