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二战时期日军王牌潜艇艇长?
1942年8月15日,伊19号潜艇开赴所罗门C海域负责战斗巡逻。9月15日上午,该潜艇正位于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位于圣克鲁斯群岛东南)附近海域时,九三式水中侦听设备捕获了比较清晰的水声信号,判断有大规模的舰队在附近。 刚接任艇长才两个月的高树木梨少佐下令上浮到潜望镜深度,保持2节的航速,进行观察。12时50分,木梨少佐在潜望镜中发现了美军一支机动编队位于自己的左后方约15公里处(由于当时海水传音效果良好,因此美军水面搜索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反而低于水声侦听设备),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以航母为中心排成轮型阵。 木梨少佐当即下令转舵接近,全体人员进入战斗位置,准备鱼雷攻击。 ...全部
1942年8月15日,伊19号潜艇开赴所罗门C海域负责战斗巡逻。9月15日上午,该潜艇正位于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位于圣克鲁斯群岛东南)附近海域时,九三式水中侦听设备捕获了比较清晰的水声信号,判断有大规模的舰队在附近。
刚接任艇长才两个月的高树木梨少佐下令上浮到潜望镜深度,保持2节的航速,进行观察。12时50分,木梨少佐在潜望镜中发现了美军一支机动编队位于自己的左后方约15公里处(由于当时海水传音效果良好,因此美军水面搜索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反而低于水声侦听设备),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以航母为中心排成轮型阵。
木梨少佐当即下令转舵接近,全体人员进入战斗位置,准备鱼雷攻击。 伊19不断缩小与美军编队的距离,木梨锁定那艘航母为攻击目标。1500米。。。。。。1300米。。。。。。1000米,潜艇从外圈负责警戒的驱逐舰底穿越,直接进入了编队核心。
13时44分,双方距离900米,此时航母正在迎风准备回收飞机,航速12节。木梨少佐下令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装填发射,6枚威力强大的九五式氧气鱼雷以2秒的间隔,极其隐蔽地先后奔向目标。随后潜艇潜入深水,进行规避。
在鱼雷发射计时后的第40秒,水听器听到第一声尖锐的金属声,接着又是先后四声,显示6枚鱼雷中有5枚击中了目标,艇上一片欢腾。但是很快他们就遭到美军驱逐舰的猛烈攻击,先后数到了85枚深水炸弹,然而并没有遭受什么损伤。
事后证明,这是收获最丰的鱼雷攻击。当时木梨少佐遭遇的是美军“黄蜂”号(CV-7)航母编队,在该编队后方12公里处还有另一支“大黄蜂”号(CV-8)航母编队。伊19号发射的6枚鱼雷,除第1枚鱼雷脱靶,跑到了“大黄蜂”号编队附近因航程到了尽头而沉没外,另5枚均有中的。
其中第2枚脱靶(相对“黄蜂”号而言,下同),航行11公里,到“大黄蜂”号编队内击中驱逐舰“奥布莱恩”号(DD415),使其丧失战斗力。该驱逐舰在次日的拖航中断裂沉没。第3、4、5枚鱼雷命中“黄蜂”号右舷,造成水线部分广泛破坏,航空汽油泄漏,最终于20时左右爆炸沉没。
第6枚脱靶,航行12公里击中“大黄蜂”号编队中的战列舰“北卡罗莱纳”号(BB-55)左舷前部炮塔附近。一次鱼雷攻击共造成1艘航母和1艘驱逐舰沉没,1艘战列舰重创(“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修理了7个月)。
这是二战中日本帝国海军战果最大的一次潜艇攻击,此战后高树木梨少佐连升两级。 需要说明下,此战美国海军编队编组船队时忽视了日本海军鱼雷的远射程大威力(两编队间隔12km)。 另附点小资料,伊-19号潜艇所属的乙型潜艇是日本建造数量最多的大型潜艇型号之一,其标准排水量达到2198吨。
舰长108。7米,宽9。3米,最大下潜深度100米。 伊-19使用的九五型潜用鱼雷是日本在二战时的经典型鱼雷品种之一。九五型鱼雷同样使用百分之百的氧气作为推进动力,不仅航迹不明显,令其攻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雷头战斗部装药达405公斤,威力巨大!通常只需要1枚就能击沉一艘驱逐舰。
该雷的射程也是相当可观的:航速设定为49节时,射程9000米;航速设定为45节时射程可达12000米。 图中前方就是九五式二型鱼雷。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