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所得额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应税,是简称,是指和‘税’有对应关系的项目。
1。应税所得额,是指,应该作为所得税计算依据的项目、范围。利润额本身就是应税所得额,比如,超过计提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应该返回到利润里,缴纳所得税,那么,超过计提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也是应税所得额。
现行税法规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以下四项原则,正确利用这些税法规定,有利于纳税人节约税收成本。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的避税策略
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以收益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为基础,凡属本期的发生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不属本期...全部
应税,是简称,是指和‘税’有对应关系的项目。
1。应税所得额,是指,应该作为所得税计算依据的项目、范围。利润额本身就是应税所得额,比如,超过计提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应该返回到利润里,缴纳所得税,那么,超过计提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也是应税所得额。
现行税法规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以下四项原则,正确利用这些税法规定,有利于纳税人节约税收成本。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的避税策略
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以收益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为基础,凡属本期的发生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均不作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纳税筹划的做法是:尽可能扩大本期费用权责发生额,缩小本期收入的权责发生额,以实现缩小本期应纳所得额,少缴所得税的目的。
(二)财务调整原则的避税策略
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务院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
这是处理计税与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定。一方面,允许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报征管税务机关备案;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在计算纳税时,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的税收法规计算纳税。
也就是说,当企业财务处理办法,税务部门不认可时,税务局有权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企业财务决算结果进行调整,并按税务机关调整后的财务结果计算纳税。
纳税筹划的做法:当企业按正常财务会计处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应交纳的税款,比依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应交纳的税款还多时,企业就可以按不被税务机关认可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从而主动引导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务问题进行调整,以此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此纳税筹划必须具备的条件:
(1)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财务成果进行调整对企业有利,尤其是在税务机关内部有企业的“关系人”的情况下,更是可用此法。
(2)税务机关不认可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进行细分的财务会计核算更有利。
(三)独立企业原则的避税策略
外商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都要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实体,单独设置能够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会计凭证、账簿,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其与总机构或其他营业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都必须按照独立企业与第三方往来同样进行结算。
纳税筹划做法:
(1)通过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将费用分配到高税负地区,减少计税所得;
(2)通过关联企业,采用是“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等转让定价手法,即高价购进材料、设备,低价卖出产品,或低价购入材料、设备,高价卖出产品的做法,将利润转移到低税负地区,减少实缴所得税。
其做法是:转让定价方法。
纳税筹划的前提是:
(1)转移手法要合法,否则是逃税而不是积极合法的纳税筹划;
(2)利润要转移到低税地区,否则将适得其反;
(3)必须在关联企业之间,否则必然是非法的幕后交易,将有可能对企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所得的纯收益原则的纳税筹划
所得的纯收益原则,是指在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中,准许扣除为取得所得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和损失,以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筹划做法是:在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成本、费用、损失,合法地使之最大化;或尽可能减少收入总额,以此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每减少1000万元的所得额,就可少交所得税330万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