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宋朝时的经略府相公是什么职位

全部回答

2011-08-16

0 0
    水浒里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比较典型啊。 1、 宋代经略 经略安抚制置使   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儿,而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
  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  这个官很难用后来的官职比况,因为它颇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学事等事,这种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虽然避免了武人拥兵割据,却又造成了推诿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终于被金人的铁蹄踢到了淮河以南。
  经略安抚使只是设在边疆,内地设的是安抚使   总体来说,经略安抚使他们只有管兵而没有发兵的权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但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  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却小了很多。
   2、 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经略是经络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
    明无专设,凡遇重大军事行动,则特设经略使,权任极重,地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省。清初,有大征伐则暂设经略大臣。清中叶后不置。 可见,经略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封疆大吏。
   。

2011-08-08

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军政合一的封疆大吏.

2011-08-08

筹划治理、要略、大略和官名,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