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在医学上病毒与细菌有什么区别?

医学上病毒与细菌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

2010-12-13

0 0
    中学生物学的病毒无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有细胞结构,其中真菌有细胞核 ----------------------- 先看一下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
    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成。 2、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比方说烟草花叶病毒,是使植物烟草叶片感染的一种植物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象绣上了美丽的花纹。
  这种病毒用来进行转基因研究,对科学家帮助很大。 细菌也有很多是有益的。如人体大肠内寄生的大肠杆菌,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牛、羊等动物能够消化植物纤维,是因为他们的消化道内寄生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要是没有这种细菌的话牛和羊是没法吃草的。
  同时人们依靠细菌生产药品、食品、饲料、抗生素、味精、调料等。同时细菌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分解动物的粪便、动植物的尸体等。没有细菌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世界,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
  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但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的复制,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然后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
    其中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的原核生物都是真细菌。可粗分为6种类型,即细菌(狭义)、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还有一种利用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 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
  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  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细菌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细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细胞壁,原始核质组成,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等,广义的细菌还包括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 病毒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也就是说没有细胞结构,是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物质形式。
    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人类的传染病有75%是因病毒引起的,大部分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也就是说,当你得了病毒性的感冒时,吃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是没有用的,只能治疗一些感冒继发的细菌性感染。
   -------------------------- 医学上: 病毒和细菌感染区别:   病毒结构简单,缺乏完整的物质代谢系统,其生存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繁殖,而且对寄生的组织细胞有高度的选择性,临床常称之为亲和力,例如脑炎病毒为亲神经病毒,流感病毒为亲呼吸道病毒,因此不同类型的病毒,侵犯部位的不同而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
  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另外,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但是对于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
    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