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古诗鉴赏3

战争诗2首+鉴赏

全部回答

2010-08-07

0 0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诗中的“走马川”、“轮台”、“金山”、“车师”都是常见的北方或西域地名,这里用来做地名的代号,并非实指,所以读诗时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诗意诗情。
    这首诗一开始,就大笔淋漓地描绘出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匈奴(代表强悍的北方民族)来犯,狼烟四起;将军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夜行军兵器互相碰撞,尽管寒风如刀,落雪的五花马背上依然热汗蒸腾,很快又结成冰凌。
  在帐幕里起草讨敌的檄文(战书),还未等写完,砚台里的墨水已冻成冰块。  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军队,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交战;那我们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胜利凯旋的捷报吧!诗中表现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正是盛唐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
   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瞭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实指)去饮战马。
    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夜里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军人们背着刁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交战对方的胡兵也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  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的命令,只能拚着性命跟随将军(轻车将军为官名)去死战。
  玉门被遮,即不准退入玉门关,用的是《史记·大宛列传》的典故: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请求朝廷退兵,汉武帝“闻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门,曰:有敢入者辄斩之!”拚命向前的结果,十有八九是战死,年年有无数人抛骨荒远的异乡,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从西域传入中原种植,供富贵者享用。
    诗中虽流露出哀怨的情绪,基调还是高昂进取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