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幼稚的问题,大家都来说说自
秦始皇帝陵到底挖不挖?
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秦始皇帝陵历经37年建设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工程项目之一,地面上有高耸的封土,连绵的夯土城垣,雄伟的宫殿庙宇;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宫,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无数的从葬品。 近四十年的考古证实,秦始皇帝陵内外埋藏着无比丰富的文物古迹,是实实在在的秦帝国历史的缩影。然而,如今,除了那山峦般的封土孤零零地耸立在骊山脚下外,往日盛况空前的陵园在地面上几乎荡然无存,千百年来,留给后人的只是阵阵幽思和满腔感慨。 人们把揭示秦陵的秘密寄托于对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
现已退休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首先告诉记者,“...全部
秦始皇帝陵到底挖不挖?
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秦始皇帝陵历经37年建设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工程项目之一,地面上有高耸的封土,连绵的夯土城垣,雄伟的宫殿庙宇;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宫,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无数的从葬品。
近四十年的考古证实,秦始皇帝陵内外埋藏着无比丰富的文物古迹,是实实在在的秦帝国历史的缩影。然而,如今,除了那山峦般的封土孤零零地耸立在骊山脚下外,往日盛况空前的陵园在地面上几乎荡然无存,千百年来,留给后人的只是阵阵幽思和满腔感慨。
人们把揭示秦陵的秘密寄托于对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
现已退休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首先告诉记者,“秦始皇帝陵到底挖不挖?”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王学理1976年便参加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工作,1985年至1987年曾担任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是最早参与秦始皇帝陵考古工作的研究人员之一。
据他介绍,包括秦始皇帝陵在内的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发掘问题一直是考古界关心的重要问题。1972年他在陕西省文管会工作时,陕西省曾就“挖乾陵”的问题专门打报告向中央申请。与此同时,郭沫若等老科学家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唐朝武则天的陵墓乾陵里的珍贵的东西,对乾陵内部的文物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但周总理决定暂时不挖,并强调“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到1978年,秦始皇兵马俑正式发掘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也深入到秦始皇陵地区进行勘探,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引起更多人对秦始皇陵墓的关心。但由于当时的时机和条件不适合发掘秦始皇陵,此事就一直没有排上日程。
2003年,秦始皇帝陵有重大考古发现,发掘秦始皇帝陵又是旧话重提。
保护文物是不是说埋在那里,彻底的不动?
文物古迹本身就是一本刻划着岁月的书,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历史痕迹。
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描写道:“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时,它还在说话呢。”文物古迹这种生动的体现,是其他文化载体所不能代替的。同时,那些作为中华文明进程标识的历史文物,不仅是人们欣赏、审美并从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艺术品。
而且也是文物专业工作者进行科学、历史研究的重要佐证资料和依据。因此,文物专业工作者最大的渴求理所当然是能亲眼看到文物甚至能触摸到文物。 前英国首相希思在参观长城时说:“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城更为壮观多了。
”一句话说明了实物考察文物的重要性。 王学理作为最早的一名秦陵探索者,能看到秦陵地宫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无疑是他一桩最大的心愿。王学理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首先就向记者表明了观点:“作为考古工作者,我非常想知道秦陵地宫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
”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考古工作者,还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考古队员,也都对秦始皇陵的地宫的真面目有着极大的兴趣。然而,历经岁月风霜的文物有着致命的脆弱之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物无论是埋在地下还是挖出地面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
于是挖与不挖就存在着一个利弊的权衡问题。 考古界长期存在着抢救性发掘一说。对古墓葬的抢救性发掘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如在农田水利建设或城市建设中发现了古墓葬)的原因可能使古墓葬破坏的情况下,为了抢救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使之免受破坏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文物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开赴现场进行开掘。 对抢救发掘的范围也有严格控制,必须“以塌陷暴露的单室墓墓室为限”,超过部分均须以正式考古发掘履行报批手续。 2001年陕西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抢救性发掘乾陵的请示》。
经过专家大范围的讨论和论证,并没有迹象表明乾陵的破坏情况已经到了必须实施抢救性发掘的程度,所以这份请示也被否决。目前,抢救性发掘一般来说针对的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墓葬,而且抢救发掘陵墓都是在发现盗掘或基建中受到损坏的。
2003年秦陵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运用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反复考察和勘探,发现秦陵封土堆的夯土层的叠压关系非常清楚,没有明显的扰乱痕迹;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及宫墙门道的封堵,也比较完好,也不能证实秦陵曾被项羽等进行过大规模盗掘;地宫内仍有极强的汞(水银)异常反应,面积达12 000平方米,汞异常高的含量点比较集中并有规律,说明地宫内的汞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扰动。
同时,考古工作者在秦陵封土的西侧边缘及东北角各发现了一个小型盗洞,最大的一个才9米深,距地宫的中心部位还有200至250米。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袁仲一推测,这两个小型盗洞是私人盗掘,并非公开的大规模盗掘。
由于秦陵地宫的规模很大,封土又很厚,所以私人要想到达地宫的中心位置非常困难。 目前,勘测结果表明,秦陵地宫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坏,至于地宫中的文物是否已经或正在被自然条件所破坏,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所以,对秦始皇帝陵是否进行抢救性发掘是考古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如果挖掘秦陵,文物保护技术是否过关?
在秦俑展厅里,记者不时听到现场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不要用闪光灯拍照,禁止拍照的提示牌随处可见。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及相关资料介绍,深埋于地下对兵马俑是最好的保护。陶俑一旦被发掘出土,受到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作用,就会变得相当脆弱。3号俑坑的陶俑出土时身上还带有彩绘,但在强光照射下陶俑表面的色彩就发生了变化。
基于以上原因,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发掘之后就建造了玻璃钢架结构的场馆,以便于采用自然光。同时,馆内还要监控温度和湿度。为了减少馆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严格地说还应控制参观人数。即便如此,秦兵马俑还是受到被称为“兵马俑癌”的霉菌病的侵蚀,造成表面彩绘褪色、剥落。
迄今为止,人类尚不具备可以保证文物永远不会破坏的保护方法和技术。评价一种保护技术和一种保护材料,不仅要看其对文物有无积极的正面保护作用,还要看其对文物有无副作用,要看它的效力有多久。目前,文物保护界普遍看好的保护材料ParaploydB-72,一般认为其寿命约50年,英国有专家估计其寿命最长也超不过150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对书籍进行气相脱酸处理,声称一次处理可有效500年。且不去考虑材料老化试验常用的加速试验和推导方法的误差,即便真的是50、150、500年,这个时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相对于文物已经流传的历史,其实也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长”时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主任杨军昌博士表示,对大型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必须建立在文物保护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而在这些方面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好采取保守的措施,也就是不发掘,让文物留在原处不动。
诸如像秦始皇帝陵这样的大型帝王墓葬,里面都会随葬有有机质文物,如竹简、漆木器、纺织品等。陵墓一旦打开,处于相对平衡的墓葬环境会发生骤变,在环境骤变的情况下,最先遭到破坏的文物是如竹简之类的有机质地文物,文物的破坏,使得很多历史、艺术及相关的古代科技信息丢失,历史上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
从更好地保护角度来说,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地保存(除非陵墓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等以后,在文物保护技术和资金能够有保证的前提下,在系统的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再考虑对其进行有计划、有节奏的边考古发掘边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揭示相关历史艺术和古代科技消息,恢复历史的真实。
文物修复专家陈海也表示,保护技术是个世界性,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文物保护面临的许多技术问题在世界上都属难题,如丝制、木制和纸制品的保护都存在不少问题。再先进的技术,比如目前德国处理是比较好,但也只能保证一定的时间,不敢保证一辈子。
目前国际上不主张在文物上附加任何东西,譬如壁画的保护就不主张喷涂化学药剂,除非它到了“非吃药不可的时候”,因为壁画表面多孔,喷涂的有机化学物质极易渗透。 尽管如此,我国考古界仍存在一种主张尽快发掘的观点,有的专家提出可以采取“穿孔摄像技术”,进行“真空式发掘”是可行的。
有的专家了提出过“封闭式气调技术发掘办法”,即创造一个类似地下小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空间进行发掘,对于暂时无法具备保护能力的文物,如纸张、丝绸等,可以先放进这个小环境里,条件成熟后再用新方法保护。
在关于“挖不挖乾陵”之争中,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曾表示,过去反对开挖乾陵,最主要的也是担心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1995年到博物馆工作后,“由于对整个陕西的文物保护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因而改变了认识。
他认为,目前陕西省的文物保护力量在全国首屈一指。 在保护发掘出的文物方面,争议最大的是对丝制品、纸制品等的保护,而对金、银、铜等有机文物的保护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表示不存在问题。所以,秦陵文物如何保护的问题是“挖不挖秦始皇帝陵?”需要论证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掘技术是否有待提高?
其实,“挖不挖秦始皇帝陵”还有一个更为技术上的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考古发掘技术。 有专家曾建议说,给秦陵封土堆建一个大房子,然后在房子里进行发掘秦陵地宫的工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陈海认为,修建350米宽的房子,在建筑工程上是可行的,但并不能保证现在的挖掘技术是否可行。 古代遗存深深地隐藏着许多古代人类生活的信息码。在文物保护、文物技术处理和文物修复过程中,除了要全面的保存其外观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文物所固有的一切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都不能改变和损害,即使是至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的,可以留给后人去研究。
据王学理介绍,以往发掘的内容只是包括古人的遗迹遗物,现在随着考古观念和考古发掘技术的提高,遗痕的收集也包括在考古发掘之内。例如,当发掘到原始人的石器时,过去只是研究这是什么时代的,干什么用的。
现在则还要研究这件石器是如何打制的,通过寻找微痕,发现当时人类进行这项工作的思想考虑,如采用什么设计思想和手段去设计打造这件石器,从而知道当时人类的思维方法、技术水平。再如,国外的考古工作者目前已经做到将发掘现场的渣土留下来,不仅用筛选,现在用水洗,大海捞针一样去发现古人吃过的食物的残渣,去研究过去人的食物的种类、结构,进一步可以知道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可以认为,考古发掘技术和认识的落后,就会忽视一些发掘工作中的细节,使一些小东西在发掘中被遗落,而当考古的认识再深化,发现损失了不少东西,就不能再挽回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才能得到的信息,也是这件文物的重要的价值所在。
北京科技大学梁宏刚博士曾做过相关的考古工作,到过考古工地现场。他描述道,现在有的发掘提取很不科学,甚至就是一种破坏。有的人踩在文物上干活。有些带铭文的文物发掘出来后,就被泡在自来水里。由于目的不一样,有的考古人员根本不关心文物,只要获取信息,写出考古报告,发表文章就行了。
他认为,对文物进行科学的发掘与提取、科学的诊断与分析、科学的处理以及科学的保存是文物保护科学的几个重要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的调查、科学的操作以及科学的记录。
资料链接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一、古代人工遗存。
主要分为遗物(人工制作的物品)和遗迹(人工建造的各种工程和遗留下来的遗痕)。 二、自然遗物。除了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之外,还包括制作石器的石料、制作玉器的玉料、冶炼和提取各种金属(铜、铁、锡、铅等)材料的矿石、用作着色和染色的各种原料等。
三、采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例如,一个遗址内的所有堆积物。
什么样的挖掘技术条件才叫成熟? 在挖掘条件上,有的专家曾认为发掘条件是否具备总是相对的,等什么条件都成熟是不现实的,主张可以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采取最有效的办法进行发掘。
主张不发掘的专家认为,虽然经过40多年的勘测,我们仍无法得知秦陵确切的范围、确切的结构,各种遗址的确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发掘技术,都意味着这是一次没有目的的“胡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认为,发掘秦始皇陵,“与其早打开,不如晚打开。
”他认为,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子孙的,对它的发掘必须要具备好的条件;此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像秦始皇陵这样极其重要的文物,保护条件不好,损失就会很大,也就是说,必须在有万无一失的保护条件下,才能考虑挖掘;其次是国际上,对一切考古发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古遗址都是不主动去发掘。
正因为如此,在短期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的。 对于秦始皇陵和所有的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国家政策是不支持发掘的。1997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帝王陵墓能不挖就不挖。
相关政策资料还显示,中国文物主管部门坚持古代帝王陵墓“不主动发掘”的原则。以同样被世人关注的乾陵为例,在1960年、1986年、1994年和2001年,陕西省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掘乾陵的申请和计划,均被否决。
这已经说明国家文物和考古部门对发掘古代帝王陵墓的慎重。 因此,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挖掘秦始皇陵,这样一个问题对任何专家来说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文物保护的技术层面问题。一方面,什么样的技术条件才叫成熟的标准很难说,另一方面,它还很可能涉及到文化、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文物部门和考古部门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状态,多次向记者表示尽量少宣传,最好不宣传。文物部门和考古部门的低调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有关秦始皇陵的消息铺天盖地,而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却是一项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作。
经济效益和文物保护如何协调?
一些坚持不发掘的专家则认为,如果只是为了打个洞,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看一看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个啥样子,让所有人、普通观众满足心愿,不是考古的目的。
为了满足大众对历史和文物的好奇心理,旅游部门在发掘目的的阐述中,也有一种“促进旅游”说。 作为集中着秦、汉、唐等朝帝王陵墓的陕西省,十分关注发掘帝王陵墓一事。《西安旅游网》推荐的“考古旅游”就突出介绍了参观帝陵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指导模拟试掘和模拟发掘等活动内容,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对于帝陵发掘及其经济效益的兴趣。
拟建中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就有这样一个目标:“项目的实施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按照陕西省1998年旅游产业调查得出的有关数据,项目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是其直接门票收益的6-8倍”,至于门票收入,“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20余年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参照,按低限值粗略计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按门票价格100元/人,参观人数按秦俑馆人数(180万人/年),每年收入为1。
80亿元,加上秦俑馆收入,10年累计收入达到22。69亿元(平均年收益按5%逐年递增)。其他收入按门票收入的30%计算。另外,还可累计增加地方相关产业收入136。14亿元,“对提高陕西旅游业整体水平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介绍,这个公园虽然是对考古资源的一种开发,但“首先是保护性的,把地征进来,好保护。”但是,在“促进旅游”的前提下,能否做到“不发掘”是令考古界、文物界的专家所疑虑的。 国家文物局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谢辰生认为,文物是社会公益事业,旅游是产业,把公益事业产业化是错误的。
文物部门应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部门也应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旅游开发,旅游必须服从文物保护的原则和需要。如同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写着“子子孙孙永保用也”一样,文物的“用”是永久的“用”,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访谈
记者:文物保护在地下不进行挖掘,是否意味着不能发挥文物的科学研究价值? 刘庆柱 :一般而言,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等多方面的价值,不是只有科学研究一方面的价值。
也就是说,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我们有责任全方位地考虑文物的价值,保护文物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多种价值功能,不仅仅是把文物发掘出来进行考古研究。所以,考古研究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心,或某方面的利益需要就将地下的文物挖掘出来,而不考虑保护文物的技术条件,那么这将是对中华文化遗产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对文物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记者:目前的考古技术能否保护文物遗留的全部信息? 刘庆柱 :目前我们的考古技术是比较先进的,但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比起未来的考古技术现有的技术可能又是原始和落后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过去因为我们采用了落后的考古技术,致使许多珍贵的、有价值的文物信息被损毁了,比如文物上的微痕。同样的道理,秦始皇帝陵如果我们用目前的技术手段将它打开,虽然能得到不少东西,但可能同时也会失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是不可以挽回的。
我们只有一个秦始皇陵,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开启秦陵持审慎的态度。 记者:评价一次考古发掘行动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刘庆柱:考古不是挖宝。评价一次文物发掘的成果,重要文物的出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以发掘多少“稀世珍宝"论英雄。
文物发掘带有很大偶然性,能发掘什么就是什么,有时事先看好的考古发掘不一定有惊人发现。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学术研究价值,看它究竟透露了多少历史信息,能填补多少历史文化研究空白。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挖掘出来的文物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记者:您认为,我国的考古技术与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有多少差距? 刘庆柱:我国的考古技术其实并不比其他国家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很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某些学科与考古学的结合上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还显欠缺。而且,目前中国的考古资源尚缺乏“包装意识",除秦始皇陵外,中国还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遗迹,比如汉代都城长安、唐代都城长安、明清时代的北京城等。不过可喜的是,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南海Ⅰ号”水下沉船考古和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中就运用了便携式潜水工具水肺和声纳技术;在老山汉墓考古行动中,卫星遥感技术帮助考古工作者准确地定位了埋葬区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