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牌大学前十名是哪些
-- 全球十大名校
1。诺贝尔奖的缔造者:英国剑桥大学 (转贴)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座落于伦敦以北80公里英格兰剑桥郡的剑桥镇。 早在2000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12世纪,圣芳济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13世纪初,英王约翰特许每年8月、9月在剑桥镇东的斯多尔桥举办集市。 据说,当时这里是英格兰最大的集市。现在,集市没有了,甚至连当年集市的痕迹也难觅了,但却依旧保留的大蒜街、奶酪小巷等街道名称,或许还会令人泛起对剑桥镇当年商贸繁荣的...全部
-- 全球十大名校
1。诺贝尔奖的缔造者:英国剑桥大学 (转贴)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座落于伦敦以北80公里英格兰剑桥郡的剑桥镇。
早在2000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12世纪,圣芳济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13世纪初,英王约翰特许每年8月、9月在剑桥镇东的斯多尔桥举办集市。
据说,当时这里是英格兰最大的集市。现在,集市没有了,甚至连当年集市的痕迹也难觅了,但却依旧保留的大蒜街、奶酪小巷等街道名称,或许还会令人泛起对剑桥镇当年商贸繁荣的回忆。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城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
剑桥是一个小城,骑自行车40分钟之内就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居民只有10万余人。象中国的许多地方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称作“剑桥市”了。而以前,人们是习惯称它作“剑桥镇”的。
由于学生散住在各个学院,而各个系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街区,上课、听讲座经常要跑很远的地方,自行车自然而然成为了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有人甚至把剑桥叫“Cycle City”(自行车城)。所以,不同于其他城市,本来就只有两条车道的路上还要给自行车留出单独车道。
市中心到处是骑自行车的学生,但夏季城里游人如织。20世纪70年代,剑桥大学建设了一个科学园区,周围形成了高科技产业群,被称为“剑桥现象”。
为了保持古城风貌,剑桥没有高楼林立的水泥建筑群,没有一般现代化城市皆有的“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象,甚至也没有五光十色的大幅商业广告。
市区的许多街道依然狭窄,有的只是单行道,且汽车不得通行。剑桥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只是一座大学城,它还是一座文化古城,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建筑,并非现代化教学大楼林立,倒是教堂式建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皇家学院,其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绝不亚于罗马大教堂和梵蒂冈大教堂。
城内建筑特别是商店、旅馆和学生公寓大多超不过五六层,但风格各异,房檐及墙壁上的浮雕更是古朴而风韵。因而,格兰彻斯特有一首诗:“现在教学的钟指向3点差10分/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蜜糖啊/可以让我畅饮下午茶。
”可以想象剑桥人的生活多么惬意,是难得的学习好环境。
有人说,如果没有剑桥、牛津,英国几乎什么也不是。如果去英国,伦敦或许可以不去,剑桥一定要去。剑桥已是现代的剑桥,不过,这现代性是指剑桥永远保持着不断更新的活力,而那个宁静、田园式的、适于人思考的剑桥仍然百年不变。
剑桥大学是继牛津大学之后的第二所英国高等学府,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最顶级的大学。近800年的人文积聚和学术气氛培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剑桥学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匆匆穿梭于校园之中,或是闲庭信步于殿堂的学子们,是那样的高贵气派、气宇轩昂。
曾经,“野蛮、未开化和无知”是史学家对这片沼泽地居民的形容,但却因剑桥大学的耀眼光芒,使世人对这片土地有了新的界定。
剑桥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9年。1209年,牛津城发生了一宗血案。
当时,一名牛津学院的学生在练习射剑时误杀了镇上一名妇女,从而引发了一场与居民之间的骚乱。当地人群情汹涌,愤怒的居民把几名教授、学生抓起来,动以“私刑”。由于市民怒气冲天,到学院抓人打人,学院里的人被逼四散而逃,牛津学院几乎解体。
其中,一批学者和学生逃到剑桥这个地方,落地生根,开始办学。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剑桥学院最早是在1218年英王亨利三世的御书中得到确认的。到1231年,剑桥已达到相当规模,以致亨利三世专门颁发法令,把剑桥学院置于他的保护之下,并禁止地主剥削剑桥师生。
与此同时,亨利三世还设法确保剑桥学院享有教学之特权,他下令只有经注册并经资格认证教师教授的学生,才能在剑桥城里居住。
1284年,雨果·德·鲍尔塞姆主教创建了该校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
第二所即是1317年设立的国王学院。1318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正式承认该校为大学。从中世纪到16世纪中叶,剑桥大学从发展逐渐走向独立。
16世纪,宗教改革和学院改革初见成效,其中王室对剑桥大学改革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欧洲的教育是由教会操纵的,高等学院完全沉浸在神学之中,学生们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每天早、晚两次祈祷,星期日听道,“使每一个学生把一生的生活与学习奉献给永生的上帝与耶稣基督,从心底深处崇敬他们,并把他们看作是一切美好事物与学问的源泉。
”教师都由神职人员担任,讲课用拉丁语,学生只知道有《圣经》,有神学,不知有文学、艺术和科学,因此有人把中世纪称为“黑暗的时代”。但此时,大学开始讲授“新学”,这是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学和圣经的新研究。
在17-18世纪里,剑桥大学的学院数量没有什么发展,还历经了宗教矛盾和内战的洗礼。但是剑桥校史上最重要的变化是自然科学获得了地位。早在16世纪的晚期,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自然科学的始祖培根,先是就读于三一学院,然后在剑桥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来皇室大臣主张学校教育应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反对束缚思想的经院哲学,主张用理性的思考来整理经验材料,反对盲从附和,
从19世纪开始,剑桥大学真正开始从中世纪复兴并走向全盛时期。
19世纪上半叶,大学里一直持续着要求改革的强烈呼声。1847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亲自出任剑桥大学校长。1856年议会通过了一项“剑桥大学法案”,规定大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大学评议会。
19世纪末,剑桥招生人数明显增多。
1873年,该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女子学院----格顿学院。1881年剑桥大学终于允许女生参加学位考试,但不予颁授学位。真正授予女生学位等了近60年。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正式学位的女生是乔治六世的妻子伊丽莎白王后,她在1948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进入20世纪,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剑桥师生有13,878人走上前线,其中有2470人阵亡(蒋国华、孙诚:《学林挺秀,旷世一流----英国剑桥大学一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学者名流都曾在剑桥大学任教。该校也培养出了牛顿、培根、弥尔顿、拜伦、达尔文等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和诗人。剑桥大学各学院的结构,都一式的进门铺着绿草的方庭,右侧是附属教堂,左、后两面是教室、图书馆和宿舍。
据说,剑桥有近100个图书馆,藏书约700多万册。每一本在英国登记注册版权的书,都要给剑桥图书馆送上一册备份。由于剑桥恬静、雅致,学子们可以在图书馆里呆上一天,啃上几片面包去读那些恐怕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所以,作家徐鲁在散文《剑桥的书香》中感慨到:能做一个“剑桥人”,是幸福的。作家写到,诗人徐志摩曾经说过,他这一辈子,只有1922年在剑桥大学所度过的那一个春天,“算是不曾虚度”。可见他对剑桥的倾心。
剑桥,即他诗文中一再写到的“康桥”。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人,对于剑桥的印象,也许最先都是通过徐志摩的诗句的呢……然而,读徐志摩的剑桥诗文,我们是常见草绿,而少闻书香。在浪漫诗人徐志摩看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
在星光下听书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刍草声,是他“康桥经验中的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而又不期然地淹入了诗人的性灵。
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写过一篇《与亨利八世共进午餐》的文章,谈她与几位好友,满脸“神圣”的模样,坐在三一学院的教堂般的食堂里吃一次“伟大的三一餐”的时候,她这样写道:“怎么不伟大呢?你想想看,这座精雕细琢、有着七彩花窗的大食堂,就架势上,已经具备了‘教堂’的庄严气质;而当你一走进门来,赫然入目的,就是悬挂在食堂正中央一张巨幅的亨利八世油画人像,好不威风!而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食堂的左右两壁上,依序悬挂着许多‘三一’名人的油画像,从大科学家牛顿到大哲学家罗素、怀海德;从大诗人拜伦、丁尼生,到大传记家史特拉屈。
你想想看,他们也都是当年进出‘三一’食堂用餐的人,吃的食物和我们现在吃的恐怕也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就能够对人类、对历史、对文化有这么大的影响和贡献呢?”
作为两颗英格兰教育皇冠上璀璨的宝石,剑桥与牛津始终是英国乃至世界学人心中耀眼的“双子星座”。
剑桥、牛津历来推行精英式教育,也培养了一代代帝王将相和著名学者。可以说,作为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和牛津有着非常突出的精英和贵族形象。在今天的剑桥和牛津,既可以欣赏到英国小镇上习以为常的古老街道、教堂、宽阔的草坪和清澈的河水,又可以感受到800年历史造就的剑桥、牛津城散发出的浓烈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氛围。
所以有人说,这里的空气也令海外学子心灵震荡,仅仅是这两个名字就足以令任何匆匆游客和学子肃然起敬。
然而,这对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双子星座”,长期以来竟始终相互怀有对立感。一本旅游手册关于剑桥这样写道:“剑桥在每个方面都与牛津竞争,它虽然在年岁和赛艇上处于下风,但在吸引力和景观上却稍胜一筹。
”相较而言,牛津更深沉,剑桥更玲珑;牛津似乎更愿炫耀历史,剑桥则较多地着眼于未来。剑桥大学的校旗上是一本合上的书,牛津大学的则是一本打开的书。于是,剑桥的学生戏谑到:瞧,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他们还在学。
作为英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流高校,英国的许多大学无不受到剑桥、牛津的影响,就连旨在为“冲击剑桥牛津的影响”而创办的苏塞克斯大学等8所高校建成后,大家却惊诧的发现:它们中的任何一所都是剑桥牛津的模子,就连建筑风格也是如此的相似。
可见,剑桥、牛津的魅力。
不过,过去,牛津大学原本比剑桥大学在海外更有市场。但时过境迁,牛津大学近年来是每况愈下,剑桥大学最近几年则声势渐旺,名气也越来越大了,特别在科学和技术等学科方面超过了牛津,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英国《泰晤士报》和《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于1986年开始推出英国高校排名。英国大学评价通常选用的15项指标是:1、入学标准;2、学生、教师比率;3、获得哲学博士的教师数量;4、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比率;5、图书馆经费;6、政府对研究的资助;7、合同研究;8、大学提供的学生贷学金;9、毕业生长期就业;10、毕业后暂时就业;11、研究或继续学习;12、一等奖获得情况;13、毕业率;14、研究生占学生百分比;15、外国留学生占全部学生百分比。
以上指标每年作相应调整,每一项亦作加权处理,换算成等值分后(满分为1000分左右)排名。2000年《泰晤士报》公布的英国大学前10名及其分值(满分为1100分)为:1、剑桥大学(1020分)、2、伦敦大学帝国学院(1008分)、3、牛津大学(1001分)、4、布里斯托尔大学(837分)、5、大学伦敦大学学院(932分)、6、爱丁堡大学(927分)、7、圣安德鲁斯大学(926分)、8、伦敦政经学院、华威大学(923分,并列)、10、巴斯大学、约克大学(907分,并列)。
1986年5月5日,《亚洲华尔街日报》选出了“在亚洲学者心目中全世界的10名顶尖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并列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哈佛大学。
英国《金融时报》也公布了2000年英国10所最佳院校排行榜,这是该报连续第3年公布此项名次排列。
在排行榜中,剑桥大学几乎在教学、学生就业、研究生比例、报考学生分数和研究工作等所有指标上均占首位。
进入新千年,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首次公布了英国175家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排名,根据招生、毕业率和教学及学习效率(以学生完成课程的平均年限)将各大学分成5个等级,而后进行排名。
闻名全球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稳占冠亚军宝座。在11所被列入顶尖大学等级的著名英国大学中,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同时取得96%的高毕业率,牛津只以1%之差落在教学与学习效率高达98%的剑桥之后。实际上,长久以来,它们一直是各国学者向往的世界一流的少数几所高等学府之一。
可见,如今的剑桥大学作为英国著名的老牌大学,其风头之劲正与牛津比肩。剑桥在英国大学教育和社会影响上都占有特殊地位,是为英国社会造就人才的最高学府之一。所以,当年中国的才子徐志摩说,“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