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哪些国家掌握了“伴星”技术?

全部回答

2008-09-27

0 0
    神七伴随小卫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国内首次使用:神舟七号飞船在航天员完成出舱作业并安全返回飞船后,将由航天员操作释放一颗伴星,利用这颗伴星,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神七伴星分系统指挥沈学民称,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假如发射一颗小卫星,一定有助于各部门及时准确了解灾情、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沈学民介绍,所谓伴随卫星是伴随在另一航天器附近作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伴随卫星大都具备一定轨道机动能力,它往往以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飞船或大卫星等大型航天器作为任务中心或服务对象(主星),与主星按照一定的空间相对构型共同在轨飞行。
   沈学民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伴星技术是国际上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国外已有多个研究和发展计划,如德国的Inspector计划、AERCam微纳卫星、美国的XSS飞行器、Livermore微小卫星等。
    1997年首先实现了Inspector卫星由奋进号飞船发射,并实现绕飞。现已有多颗类似的伴随航天器发射上天。“如果此次伴星试验任务取得成功,将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
  ” 沈学民告诉记者,神舟七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开展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伴星的伴随飞行试验,其任务目标是:试验和验证伴星在轨释放技术;伴星释放后,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在返回舱返回后,由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择机进行对轨道舱形成伴随飞行轨道的试验,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拓展空间应用领域,奠定技术基础。
     神舟七号飞船的伴星是在继承中科院“创新一号”小卫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颗空间伴随微小卫星。该伴星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许多技术在国内属首次使用。
  伴星采用了两舱结构一体化设计,采用了轻型镁合金材料作为主结构框架,承力板同时用作星内单机的安装板,提高了卫星的功能密度。  使整星质量不超过40kg,同时具有光学成像、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伴随飞行、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沈学民说,神舟七号飞船的伴星小巧玲珑,其中部件高度集成,功能专一。在技术发展成熟后,可以由一枚火箭同时发射几颗小卫星,它们的功效将毫不逊于甚至超过大卫星 。  。
  

2008-09-27

31 0
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均掌握“伴星”技术。目前有美国、俄国和中国。 美国不仅释放过伴星,还抓回过“器件失效”的卫星。 一箭多星不属伴星,欧空局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2008-09-27

22 0
中国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呵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