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拜把子"一词出自哪?它的由来?

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结拜"或者"拜盟兄弟".

全部回答

2008-07-14

0 0
    "拜把子"一词,大概要有点年岁的中国人,方能知道的旧时话语。   即便如此,设若问,何谓"拜"?这个动词或许不那么费解;而什么叫"把子",能答得上来者,几乎是绝无仅有。
  因为这个江湖术语,连最早想出"拜把子"这一说法者,怕也是莫名其妙。   "把子",其实是一个查无出处的词。     但"拜把子",却是一种很功利的结盟手段,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汉文化中颇为暗昧的一面。
  你不能说它不光明正大,但内里确实有不光明正大的成份。外国没有这东西,洋人也不兴这一套。   在中国,"拜把子"现象相当普遍,盛行于下层社会。三教九流之辈,五行八作之徒,更为热衷斯道。  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没有几个拜把子弟兄怎么混?稍有一点身份者,多读过几本书者,通常不屑为。
  当然,政客们搞权术例外,蒋介石还跟上海滩的黄金荣,杜月笙磕过头,换过帖呢!   "拜把子",为"结义"的口语陈述。谁与谁拜了"把子",他们就是"把兄弟",或"干兄弟",或"契兄弟"。  所谓"换过帖的",就是你把你的生辰年月日写在一张红纸上给我,我把我的生辰年月日也写在一张红纸上给你。
  这张红纸,就叫"金兰契"。 也称为"契结金兰",取如金之坚,如兰之馨的寓意,形容结义的契合关系,多么美好。   文学界,当是有文化的人了,所以,不见有中国文人"拜把子"的现象。  譬如,盛唐诗人有李、杜,这两人,交情不浅;譬如,晚唐诗人也有李、杜,这两人,相知也甚深。
  虽然文学史将他们捏在一块,但他们各归各,不相干。朋友归朋友,兄弟归兄弟,那是两回事。大家巨匠,是用不着"拜把子"求存在的。   可一般人,要在文坛上厮混,谈何容易?那是个极势利的所在。  你可能不错,别人硬是不买账,你写死了无人闻;你可能并不好,别人一定要抬举你,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些所谓的"别人", 其中有名流,有半名流,有名嘴,有半名嘴。名流不一定有名作,名嘴不一定要写作,他们组合在一起,行内称为"圈子",确也蛮厉害的。   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学"圈子",这种好像松散,却也严密,类似"拜把子"的文人组合,一个精神上的互相倾慕的团契,似乎是无疆界的,然而圈子和圈子之间,互为雷池,界限分明。
    各占一块地盘,各领一拨人马,或倡纯文学,或宗主旋律,或为商业化,或当清高派,或盯诺贝尔,或作时装秀,或求古典美,或卖下半身。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成为文坛的大好形势。   "圈子",有大有小,成员,有多有少,色彩,有浓有淡,但对内抱团,对外排斥的宗旨,却是坚定奉行,永远不会改变的原则。
    圈内,则勾肩搭背,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你吹我捧;圈外,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再好我认为一钱不值,我再孬也比你强上百倍。   由于文人大都薄情的缘故,有时候,圈子的道德水准,通常不如市民阶层的"拜把子"所表现出来的信义度高。
  圈子里狗咬狗现象,吃里扒外现象,脚踩两支船现象,一阔脸就变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为什么那些文化程度不高,文明水平略低的"拜把子"者,倒能多少透出一点"结义"的"义"来呢?因为,他们受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一代又一代的太多太久的熏陶。
     我们翻开《三国演义》第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开明正宗,便是对中国人进行结义教育的篇章。结义楷模人物刘、关、张的这次成为兄弟,开创了未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雄天下的局面。  凡结义者,无不或明明白白,或隐隐约约,以此为样板,存有一个近期的战术目的,或一个远大的战略目的。
  如果没有目的,他们才不拜什么狗屁把子呢?中国人太习惯于"无利不起早"的实用性,讲究现用现交。   《水浒传》,那一百单八好汉的大型结义,更是了得。凡"拜把子"者,无一不怀着由弱转强,由小而大,由劣势变优势,由单打独干到成群结队的想法。
    那些高举义旗,啸聚江湖,替天行道,打抱不平,以至于招兵买马,水泊安身,反抗官府,四出骚扰,竟折腾到成了气候,官方不得不认可,朝廷不得不招安的梁山泊英雄,正是所有"拜把子"者梦寐以求的正果。
     所以,这两部书,对结义者来说,等于是他们的《圣经》,等于是他们的教科书。  而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关羽,更是所有结义者坚定皈依,虔诚信仰,视若神明,无比崇敬的偶象。   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两部古典文学名著,发展和推动了中国大地上的"拜把子"运动。
  至少在1949年以前,两个或多个无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或结为姊妹的现象,无不熟悉这两部半文不白,甚多陈词滥调的章回小说。  连封建帝王也来抢这个关老爷,封王,封帝,封圣,封菩萨。
     罗贯中和施耐庵,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作品,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社会影响,也实在令中国倒霉兮兮,抬不起头的文人扬眉吐气。大概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文人的笔墨,产生的文学的功能愈大,历代统治者也就愈加不能放心,愈加耿耿于怀,愈加牢牢掌控,愈加大兴文字狱。
       做皇帝的看到你们的这两部书,所宣扬的"拜把子"精神,深入人心,超过了他们强调的孔孟之道,主张的正统观念,这还了得?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拜把子"不见了,但"拜把子"的老祖宗还在。
  你到北京大街小巷的饭馆去看看(当然国营的除外不计),一进店门,迎面立着,无不香烛纸马供奉着关云长塑像。  没有一家摆孔夫子的像,贴孟夫子的像。中国人太熟悉关羽的那张面如重枣的红脸了,至于孔丘是何模样,孟轲是瘦是胖,即使饱读《四书》的斯文之徒,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大概就是统治者对于文人相当戒惧,要不断收拾的原因了。   解放以后,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文明,革命压倒一切,斗争哲学为先, "结义"之举没了市场,"拜把子"之风日见衰微。  尽管《三国演义》、《水浒传》依然畅销,但读者对这个陈旧的话题,不再表现出兴趣。
     西方世界里,两个人构成特别紧密的关系,诸如兄弟般的情谊,当然也是有的。譬如希腊神话里的德蒙与匹西亚斯(Damon and Pythias),譬如《旧约圣经》里的大卫和约拿丹(David and Jonathan),或出于感情,或出于承诺,或出于宗教信仰,或出于人格力量,构成始终不渝的生死之交。
    这与帮会派系,秘密结社的"结义",这与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的"拜把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对一位洋人,贸然地说出这个江湖术语,而不加适当铨释的话,大鼻子一定会瞠目结舌的。
  同样,当代中国的年轻作家,尤其是读外国文学,读翻译小说成长起来的四十岁以下,或虽四十岁往上,但仍处于时尚,潮流,炫酷,装嫩阶段的作家,正如他们熟悉面包的程度,要大于馒头一样,对旧时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结盟行为,恐怕也是相当隔膜的。
       当然,"拜把子"的这个"把子",究竟为物,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来自何处?因何而来?确实不可解释。最权威的民国时期萧一山著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里,大量抄录自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中,那些帮会组织的符咒、口白、罚规、誓词、祝文、隐语,以及诗对等原件,根本无"拜把子"这一说。
    更不用说作为"结义"的经典著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压根儿也看不到"拜把子"字样。   考其由来,实在是很不得要领的。   说了归齐,还是曹雪芹伟大,要不他怎么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永远的大师呢?是他在《红楼梦》的第60回,提供了最早的"拜把子"这个词语的文字纪录,大师之大,恐怕就体现在这里了。
       中国文学最不值钱的一顶帽子,就是"大师"了。由于大师名号太多太滥,烧饭的为大师,做冰糖葫芦的为大师,澡堂里捏脚搓背的为大师,于是文学大师亦随之掉价贬值大跌行市。特别是民国以来的大师,解放以来的大师,新时期以来的大师,就像县办的、镇办的罐头食品厂的产品那样,保质期有限,过了有效期就不堪食用。
    一两年,三五年,就基本上不是东西了。   曹雪芹的《红楼梦》,二百多年过去,每读每新。倒有点生命之树常青的意思。就在其中,我们读到了那个叫芳官的小戏子,贾府文工团的主角,伶牙俐齿地损着赵姨娘:"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粉头面头的!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哩!"为我们留下这个重要的线索。
       至少在康雍乾盛世,就有"拜把子"这一说。因此,一证明了此说之悠久,二证明了此说只限于流行于下层社会,三也证明了真正的文学,总是具有历史的价值,而为历史作形象的注脚,或许正是文学应该担负的使命。
     "拜把子"的"把",据《现代汉语词典》,作为量词,一是用于有把手的器具,如"一把椅子","一把茶壶"。   一是用于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筷子","一把花儿"。 从李?氯说摹端浪⒗健返剿拇ɡ弦槐沧骷业氖橹校婕芭鄹绲拿枋觯颐堑弥云渥橹拇蟾绱笾鳎懦浦?舵把子"。
  显然,当时那些草根阶层,低下社会,市井人家,升斗小民,因为识字有限,由于文墨不通,将这个量词的"把",所包含的"把握"、"控制"、"集束"、"聚合"的隐意,予以图腾化,成为一种原始崇拜。  渐渐地,"把子",也就作为一种拜物教的象征,而在民间流传下来。
     但人们"拜把子",与崇拜无干。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彼此需要,经济上的利害相关,及共同要应对的外部势力,才有可能,也才有必要"拜"在一起,联谊是次而又次之的事情。这种以感情色彩来掩盖其野心,其图谋,其韬略的"结义"方式,多不为具有一定文化教养的阶层所取,而是诸如"梅香"等底层社会中人所乐为。
       "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也是汉代的"梅香"之流,上不得当时讲究门阀的台盘,是比较衰微和缺乏底气的,可又很想趁此大乱之年,捞一点实惠的底层人士。刘备织席贩屦,张飞屠猪沽酒,关羽杀人亡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制度下,当然是响当当的红五类。
  可在东汉末年,比之袁绍的四世三公,比之曹操的身家显赫,比之孙策的江东名门,这三位的心里,就有些发虚发毛,很觉得自惭形秽,抬不起头来的。     可这哥儿三个,一不甘心就这样沉沦没落,二不甘心就这样错过时机,因之,用结义手段联络起来,形成合力,能有所作为。
  作为单个的人,处在社会生活的较低层面,人微言贱,无足轻重,攀援乏力,上升无望。只有结成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的把兄弟关系,才能立足,才能挣扎,才能奋斗,也才能出头。     《水浒传》第44回,杨雄对石秀说:"三郎,你休见外,想你此间,必无亲眷,我今日就结义你做个弟兄,如何?"石秀当即认可,马上就问:"不敢动问节级贵庚?"杨雄道:"我今年二十九岁。
  "石秀道:"小弟今年二十八岁。就请节级坐,受小弟拜为哥哥。"石秀拜了四拜。杨雄大喜,便叫酒保:"安排饮馔酒果来,我和兄弟今日吃个尽醉方休。  "   从这个"结义"过程,我们大致得知他们为什么要成为把兄弟的原因:   一,他们不是蓟州本地人,是外来户,势单力薄。
     二,他们虽一为押狱,一为牙行,但都是沦落在此,又失去靠山,无从依仗。   三,他们都具有一身武艺,这实力,使他们有改变境况之心,不愿总受制于人。     四,他们相互认识到彼此都有拔刀相助,哪怕铤而走险的胆量。
     因此,他们为扭转弱势状态,为打破被动局面,一拍即合,成为异姓兄弟。   鲁迅有一篇文章,谈到《水浒传》在上世纪30年代翻译成英文时,洋人没有按《水浒》的"浒"字,译为"水边",而是用了44回中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作为英译本的书名。
    鲁迅认为,这位汉学家倒是相当程度上把握住忠义堂上一百单八将"结义",也就是弱者更能走到一起的实质。

2008-07-14

338 0
    中国男人为朋交友到一定的境界,往往会采取这样一种形式来标注,即结拜为“金兰兄弟”。“金兰”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把“金兰兄弟”又叫做“把兄弟”、“盟兄弟”、“干哥们儿”,而结拜的过程就叫做“拜把子”。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结拜”:“因为情感好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约为兄弟姐妹。  ”看来结拜的目的大体有两个:一是感情好,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山涛三人,只见了第一面,便“契如金兰”;二是有共同目的,“桃园三结义”是最好的典范,刘关张结拜时就说“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履行了这个诺言。
   换照传统的规矩,拜把子要经过同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几个环节。  “金兰贴”的内容很复杂,祖宗三代的内容都要写上,还要签字画押,乡下人没什么文化,这一项往往就免了。
  饮血酒就是大家都把手指割破,将血滴入酒中同饮,意思是从此血脉相连,情同骨肉。誓言的内容也因人而异,不外乎“有福同亨,有难同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  磕头要行八辈大礼,这也是“八拜之交”的来历,过去只有对父母长辈才行如此大礼,八拜拜的是刘关张像和“盟爹”、“盟娘”们,意思是从此以后要把对方的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盟爹盟娘们也有礼物回赠给义子。
  为弟的还要向为兄的磕头,为兄的也要还礼。为防止感情日久生疏,老家还有“拢盟”一说,意思就是定期收拢一下兄弟间的感情。    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盟兄弟们都到某家聚餐一下,据说这是刘关张结义的日子,一般是大哥牵头,轮流做桩,当然年节也是要聚的。
   那把子又是什么意思呢?拜是一个结兄弟的仪式,把子,是相互之间的协议和同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的过程,这个过程,叫把子,所以,又称之为拜把子。

2008-07-14

344 0
  "拜把子",为"结义"的口语陈述。谁与谁拜了"把子",他们就是"把兄弟",或"干兄弟",或"契兄弟"。所谓"换过帖的",就是你把你的生辰年月日写在一张红纸上给我,我把我的生辰年月日也写在一张红纸上给你。这张红纸,就叫"金兰契"。 也称为"契结金兰",取如金之坚,如兰之馨的寓意,形容结义的契合关系,多么美好。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