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找一篇关于我的论文的英文文献.

我的论文是>,现在想找一篇关于这篇论文的英文文献,字数在一万字左右的.请大家帮忙下下..谢谢了..

全部回答

2008-05-31

0 0

  我只提供方法。 一般情况下,网上基本是找不到外国人写的,然后中文翻译过来的期刊文献,我们的一般做法是先用机器翻译,然后自己润色。 外文资料的查找方法: 1。翻译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underdeveloped economy 2。
  去Google。com in English查找外文资料,有时候还可以在后边加个文件格式:PDF。结果如: 3。下载资料,方法见个人中心 4。机器翻译 5自己修改。 。

2008-06-01

40 0

晚上找不到对应的英文文献

2008-05-31

73 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今年7月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正式启动,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计划”涉及的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至2010年,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6个东盟老成员将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4个东盟新成员将多享受5年过渡期,至2015年,东盟十国与中国实现一个人口超过18亿、经济总量达2。
    4万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贸易现状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不断放大,1993年以来东盟已连续12年成为我国第五大经济合作伙伴。
   (一)贸易规模扩大,贸易逆差大。据海关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与东盟贸易迅速放大,2004年进出口额1058。  8亿美元,比2000年。。7倍,增长速度为28。
  8%。今年1~10月进出口额105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4。4%。贸易逆差也由2000年的48。4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200。8亿美元,增长3。1倍;今年1~10月贸易逆差为135。
  2亿美元,东盟是我国国际收支产生逆差的主要地区。  2004年以来,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 (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正式实施有助于双边贸易往来。
  今年7月20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内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可在较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顺畅地进入双方市场。
    今年1~10月,我国对东盟累计出口447。8亿美元,增幅高达33。4%,比我国同期出口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进口604。5亿美元,增长18。4%,比我国进口增幅高出1。
  7个百分点;显示出双方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其中,对印尼、泰国出口68。8亿美元和55。4亿美元,增幅超过5成;对越南出口42。  8亿美元,增幅超过4成。自菲律宾、老挝进口增幅超过5成,自缅甸进口超过4成。
  同时,表现出贸易国别显著集中的特点,今年1~10月我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等四国进出口分别为270亿美元、165。8亿美元、141。8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分别占双边贸易总额的25。
    7%、1。。8%、13。5%和11。4%,与老挝、文莱、柬埔寨和缅甸的贸易额不大,但总体规模上升。 (三)我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同时存在。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同时与泰国签署了《中泰蔬菜水果协议》,并入“早期收获”方案中执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成后,我国市场潜力大、劳动力便宜、产品生产能力强等优势和东盟拥有我国可依赖的、需要进口的资源性丰富,两者结合起来,双边贸易实现互补互利、互相竞争,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1。农产品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除机电产品外,农产品贸易居我国与东盟贸易的第二位。  我国既有与东盟国家品种相同、质量略逊、收获季节滞后、竞争力较弱的热带水果,也需要东盟国家生产的优质水稻、棕榈油、可可和木薯等。
  我国由于纬度跨度大,温带、亚热带水果、玉米以及蔬菜、茶叶等丰富,这些商品东盟国家缺乏或者是生产成本高昂,价格大大高于中国市场,为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广阔的空间。  随着零关税计划的逐步实施后,双方农产品贸易在竞争中得到不同的实惠,2004年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36。
  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0。1%;同期我国出口农产品19。5亿美元,下降12。7%。今年1~10月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30。1亿美元,下降2。2%;出口18。  6亿美元,增长12。
  5%。具体品种中,今年1~10月,我对东盟出口蔬菜3。8亿美元,增长40。2%。出口茶叶6585吨,增长48。8%,东盟成为我国茶叶在其他市场受阻后出口增幅最快的地区。 2。互补性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双边国内市场 我国与东盟贸易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出口产品以东盟国家生产成本较高或国内外差价大的商品为主,如钢材、成品油等。由于国内钢材产量大幅增长,产品供大于求,过剩产量依赖出口市场来消化,而东盟国家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我国钢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1~10月,我国出口钢材至东盟国家合计363。  8万吨,增长92。7%。同时由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快速上涨和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制约,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远高于国内市场,我国成品油因此大量出口,今年1~10月我对东盟出口成品油577。
  6万吨,价值27。3亿美元,分别增长31%和76。1%。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供应不足,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缺口大,需大量进口。  我国自东盟进口商品主要有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铁矿砂和煤炭等。
  据统计,今年1~10月我国自东盟进口原油、成品油分别为793万吨、556万吨,占原油、成品油进口总量的7。5%和22%。进口塑料原料、天然橡胶、煤炭和铁矿砂等分别为31。6亿美元、13。9亿美元、3。
    6亿美元和1。2亿美元,分别增长20。7%、16。6%、1。1倍和69。5%。 3。机电产品大进大出,区内产品互为产业链 我国和东盟均为世界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等电子业发达国家基于成本和占领海外市场考虑将电子加工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带动了当地机电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消费,后来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程度不断扩大,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优于东盟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又将电子加工业陆续转移到中国。
    由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电子原材料、零配件及相关产成品互为产业链,我国并显示出更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10月我国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376。7亿美元,增长27。2%。同期,对东盟国家出口机电产品243。
  6亿美元,增长30。7%。 4。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同质化商品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和东盟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达,产品同质化、出口市场相同,我国是世界服装、鞋类和玩具生产、出口最大的国家,近几年频遭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限制,而东盟服装、鞋类出口因较少受到反倾销和贸易壁垒限制,是我国出口上述产品的强劲对手。
    主要表现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转向非设限的东盟国家,东盟国家趁此机会大量从中国进口纺织纱线和布匹等纺织品,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需求量加大;二是我对东盟出口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增速大幅减缓。
   据统计,今年1~10月对东盟出口纺织品、纱线等30。2亿美元,增长28。9%,比全国纺织品出口平均增幅高4个百分点。  同期,我国对东盟出口服装15。3亿美元,增长10。
  4%;出口鞋类2。1亿美元,下降19。7%;出口玩具0。5亿美元,下降10。5%,远低于同期全国出口服装、鞋类和玩具平均增幅(全国上述商品平均增幅分别为21。3%、26。1%和5。8%)。 (四)私营企业在东盟贸易中最为活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私营企业拓展境外市场搭建了更为通畅的贸易桥梁和广阔的平台。
    今年1~10月,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与东盟贸易的主角,合计进出口637。3亿美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值的60。6%。国有企业进出口254。7亿美元,增长27。2%。
  私营企业进出口119。3亿美元,大幅增长44。6%,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8%上升到今年的11。  3%;其中出口70。8亿美元,大增64。9%。个体工商户出口增幅高达35倍。
   (五)对外承包工程成为对东盟贸易增长的亮点。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服务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日益频繁。至今年9月15日,我国对东盟十国旅游业全面开放,目前东盟是我国境外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境外游人数最多的地区。
    在承包工程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今年1~10月我国对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出口2。8亿美元,增长1。2倍,全国同期平均增幅只有49。7%。 二、我国与东盟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必然,我国与东盟打造区域经济自由化,为促成区域经济竞合互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一)经济水平接近和经济同构制约双边合作。从资源存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与东盟国家相似度很高。从经济结构来说,我国和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相当大比重,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问题。
  同时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都面临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二)区域内部整合不足,竞争有余。  在现行行政区划格局中,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不同,国内各省区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而区域内国家间、国内省区间经济合作与冲突并存,主要表现为区域间低水平竞争、生产要素竞争、出口市场竞争和封锁等。
  自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与东盟对接的热潮,但各方都将目光局限于本地经济的发展、本地经济与东盟的对接,很少涉及共同协作,削弱了整个区域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力。   (三)区域关税优惠协议使用效果不明显。
  2005年7月20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2000余种商品的降税计划,由于实施时间不长,大部分企业尚未申请原产地证明出口。据悉,广东省检验检疫部门介绍,省内相当多外贸企业还不知道持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东盟国家签发的原产地证明书是享受关税优惠的必备条件,2005年上半年,全省签发一般产地证8000份,签证金额2。
    8亿美元(不包括贸促会系统的签证量)。广西今年前10个月共签发原产地证明1。3万份,同比增长6。35%,金额为9亿美元,同比下降13。8%。至今年9月份,海南省检验检疫局仅签发了一份原产地证明。
  云南有关部门反映,该省除"中泰果蔬零关税协议"项下有一定数量的果蔬进出口外,其余关税优惠协议使用较少。  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今年8~10月,我国对东盟出口3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
  6%,比前7个月平均增幅低1。2个百分点,说明我对东盟出口仍然是按照以前的运作模式出口,大部分出口货物未享受到降税优惠。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实施时间不长,国内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企业还不清楚有降税优惠协议;二是东盟对我国出口的减免税商品管理严格,进口实行细查细验的通关模式,造成商品通关周期长,出口企业通关成本较高,企业申请少;三是申请手续繁琐,企业反映冷淡。
     (四)涉及农产品保护条件不平等。企业反映,在"早期收获"方案中,针对东盟新成员国比较落后的现实,我国给予这些国家延长保护期和关税上的特殊优惠,以避免这些国家农业受到损害,而我国却没有保护期和例外产品。
  事实上,我国大部份省市的农业还很弱小,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甚至都比不上东盟一些国家。   (五)低价竞销使我国摩托车业深受其害。东盟历来是我国摩托车重要出口市场,为迅速占领东南亚市场,我国企业采取低价竞销,由于出口产品质量因出口利润减少而有所下降,加上售后服务不能得到保证,印尼和越南先后对我国出口摩托车实行反倾销,导致我摩托车对东盟市场出口迅速回落,影响了摩托车出口市场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据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对东盟出口摩托车51。1万辆,下降23。3%。 (六)交通运输条件差,制约西南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主要运输通道有海运和陆运,其中西南省区与东盟贸易大部分依靠陆运及河运。
  据昆明海关反映,云南省对东盟贸易主要通过公路运输,但由于云南省地处横断山脉,多山路,江海运输则受到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运输条件差和运期短的影响,江运费用较高。  相比之下,企业更愿意选择成本较低的海运。
   (七)相邻东盟国家市场规范程度低,不利于区贸易自由化。与我国毗邻重要的东盟贸易伙伴缅甸、老挝等国家经济欠发达,市场规范程度低,外贸企业较难从这些国家的相关部门取得商品的原产地证明,因此,企业更愿意选择手续较为简捷的边境小额贸易,这对企业利用中国-东盟协议优惠带来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区域贸易自由化。
     (八)银行结算体系有待完善。完善、高效的银行结算体系是支持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但在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交往中,由于存在相当数量的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不做海关统计),银行结算体系不能完全有效的发生作用。
  据统计,今年1~10月,我国与东盟边境小额贸易11。  1亿美元,增长27。6%,占全国小额贸易的85。7%。以广西为例,一直以来与越南的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贸易很活跃,是我国主要与东盟国家产生小额贸易的省份,边贸结算主要有银行边贸结算、现钞与个人储蓄帐户结算、"地摊银行"等方式,其中,银行边贸结算占88%,其他方式占12%,且主要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
    其中"地摊银行"结算能得到边民的认同,主要源于:一是结算速度快、手续简单,一般通过电话或传真就可以进行结算;二是收费少,一般上都不收手续费,通过汇差获取收益;三是不分工作日,随到随办;四是部分边贸客商不熟悉银行边贸手续,且认为其手续繁杂。
   三、对策中国-东盟经济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搭建更为通畅的经贸桥梁,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条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中国-东盟经济进一步融合,通过产业竞合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三大"经济圈"应成为与东盟贸易的"领头羊"。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快、经济结构最完善、经济实力最强、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利用经济的互补性大力发挥三大"经济圈"作用,加大优势产业对东盟的出口和带动直接投资,使三大"经济圈"成为我国与东盟贸易的"领头羊"。
     (二)通过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引进来""走出去",提升产业合力,实现产业互补互利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有形贸易将更加顺畅,贸易规模不断放大,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将逐渐形成贸易结构不同的产业梯次转移体系,将更好地解决区内各国间产业趋同和相互间竞争的问题,形成多赢的格局。
    同时通过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引进来""走出去",鼓励企业相互间直接投资,特别是发挥国有中资公司资金雄厚、对外联络广泛的优势,加大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与东盟国家联合起来,推动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另外,通过引进外资,鼓励资产重组,提升产业结构。 (三)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设共同市场,拓展市场空间。  到今年我国已成功举办两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后按规定每年在广西举办一次。
  博览会为中国和东盟长期合作提供了有效平台,为中国、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家和投资商提供了商品交易、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平台,促进了双方资金、技术、商品和服务的双向流动,共同市场的建设,拓展了市场空间,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和发展。
     (四)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加快货物与信息的流通。首先要抓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增加沟通相邻国家的航线,加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航道建设和港口建设,打通因运输条件差制约西南部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加快东、南向交通通道建设,连通西南、内地和越南等铁路、高速公路等。
    其次,抓好水电等能源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建设。最后,共同构筑一个信息互动平台,加快货物与信息的流通。 (五)加大服务贸易、旅游业的宣传,合作前景十分看好。东盟除新加坡经济比较发达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国内基础设施亟待加快建设,我国应加强各方的沟通和交流,扩大海外承包工程建设业务。
    另外,我国目前境外旅游业主要是以出境游为主,我国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向外推广宣传,吸引更多旅客的入境游,服务贸易前景看好。 (六)建立高效、快捷的地区贸易结算体系。
  随着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无形贸易的深入开展以及区域内贸易的逐年增加,必然要求双方加强金融业方面的合作,因此,有必要尝试建立地区贸易结算体系。  可借助今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加之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且具有较大的可获得性与偿还性,获得边民的认可,在中越边境贸易中具有国际清偿手段的职能,因此,建立区域内以人民币为结算体系的一揽子货币的银行结算体系,区域内各国货币可以直接结算,减轻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从而促进经贸的进一步发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