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欧洲穴兔的习性、分布?

全部回答

2007-10-01

0 0
     穴兔分布于欧洲西部、北部和非洲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地。它的体长为35—50厘米,尾长4—7厘米,体重1500—3000克。背部体毛为棕色,腹部为黄白色。耳朵较长。眼睛很大,位于头的两侧。
  尾短,略呈圆形。腿肌发达而有力,前腿较短,具5趾,后腿较长,具4趾。 中国的家兔由穴兔经人工驯化而成。  我国的野生兔类在家养条件下难以繁殖,所生的幼兔患佝偻病。它们长大后没法繁殖,繁衍后代;然而穴兔类在家养条件下繁殖并不困难。
   为什么说家兔是由远在万里之外的野生穴兔驯化而成的呢?通过两者头骨的对比,可以看出家兔头骨翼内窝(后鼻孔)极窄,其两侧壁(翼蝶骨的翼突)向里弯曲,而颚桥却相对较长,这些和穴兔的头骨非常相似,说明家兔是由穴兔衍生的典型后裔。
    家兔与我国的野兔的头骨相比,在某些构造上明显有别,说明家兔不是起源于我国的野兔,由于我国和亚洲各地均无野生穴兔和穴兔化石的报道,说明穴兔是由亚洲之外引入的。 中国在先秦时代即已饲养家兔。
  由于我国与欧洲的交通自先秦时代(公元209—255年)已开始,此时我国尚未掌握航海术,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陆路交通经商的,当时已将狮子、犀牛、长颈鹿等大型兽类运到我国,供宫廷观赏和享用,因此运穴兔来我国也很自然。
     由于欧洲驯养穴兔并且能在家养条件下繁殖,最早是在16世纪,而我国引入穴兔是在先秦时代,远在欧洲驯养穴兔成功之前,因此,当时引入我国的应该是野生的穴兔而不是已驯养成功的家兔。
  估计当时引入后,未能流传民间,更非放野饲养,而是在宫廷内笼养,这可能就是自先秦以来,在我国从未发现有野生穴兔的原因之一。  而且我国也有可能是驯养家兔最早的国家之一。 。
  

2007-10-01

55 0
    穴兔分布于欧洲西部、北部和非洲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地。它的体长为35—50厘米,尾长4—7厘米,体重1500—3000克。背部体毛为棕色,腹部为黄白色。耳朵较长。眼睛很大,位于头的两侧。
  尾短,略呈圆形。腿肌发达而有力,前腿较短,具5趾,后腿较长,具4趾。 穴兔繁殖力很强,每年可多胎高产。  6-8个月龄的母兔配种,当年的幼兔到秋季就可以繁殖。一般每只成年的母兔1年可产仔4-5窝,每窝产仔6-7只,多可达10只左右。
  如果每窝产仔以6只计算,每只母兔1年便可繁殖幼仔24-30只。 穴兔胆小,举指轻捷,来去无声,后肢跳跃力强,繁殖力强,对敌害抵御能力很差。  家兔有打洞的习性,一般在夜间活动量大,常在白天睡觉。
  兔适宜生活在干燥清洁的地方(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