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发展再生稻有何意义?

发展再生稻有何意义?

全部回答

2017-06-05

0 0
    栽培双季稻易受“三寒”(倒春寒、梅雨寒、秋寒)影响,产量不稳,且“双抢”期间季节紧、劳动强度大,而发展再生稻则可改变这种格局。(1) 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使光温资源充分利用。
  (2) 生育期短,一般只有60天,日产量高于头季稻,据湖南省邵阳市试验,再生稻每公顷日产量比早籼稻高15。  45千克,比中籼稻高3。6千克。(3) 种一季收两季,可增效节本:种再生稻不需要育秧、整田、移栽等环节,可节省60%的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双抢”中劳力、畜力、机耕紧张等问题,减少了劳动强度,缓和了早、晚两季紧张的矛盾。
  此外,再生稻还可与抛秧、直播等轻简栽培技术结合。  (4) 生态效益好:再生稻全生育期短、用药量少,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再生稻的秸杆可以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全年效益好:再生稻收割期比双季晚籼提早10~15天,有利于油菜、小麦等作物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产量,另外对改造低产田有积极作用。    (6) 减灾补救:在头季稻生长期内遇到高温不实、洪涝或者干旱等灾害时,可通过割茬再生以减少灾害损失。
  
  (7) 米质好:再生稻由于灌浆期气温较低,谷粒能充分发育,比普通的早、中稻品质好。桂金科等对20个品种的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米质进行了分析,大多数再生稻的垩白米率、垩白度、精米率、整精米率均比头季稻高,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