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的成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蔓延,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复杂
一、打击经济违法犯罪
的社会现象,它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秩序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当前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不断增大,成果丰硕,但假冒伪劣商品却屡禁不止,久打不绝,其原因:
(1) 暴利的诱惑致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利令智昏、铤而走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的情况下,一批不法分子在暴利的诱惑和驱使下,见利忘义,铤而走险,大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用了 19世纪中叶英国评论家登宁的一段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全部
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蔓延,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复杂
一、打击经济违法犯罪
的社会现象,它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秩序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当前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不断增大,成果丰硕,但假冒伪劣商品却屡禁不止,久打不绝,其原因:
(1) 暴利的诱惑致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利令智昏、铤而走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的情况下,一批不法分子在暴利的诱惑和驱使下,见利忘义,铤而走险,大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用了 19世纪中叶英国评论家登宁的一段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
(2)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对“打假治劣”消极应付,甚至设置重重障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将改革开放与打假治劣对立起来,把制假售劣看成是致富的门路、发展经济的出路,致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动雷声大雨点稀,没有抓住大案要案。
有些地方的干部与造假者互相勾结,为造假者通风报信,以至于执法人员遭到围攻、谩骂甚至殴打的事件屡有发生。地方保护主义的袒护、阻烧,致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有恃无恐,气焰嚣张。
(3) 对商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发展的今天,相应的质量监督体系却不够健全。市场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力量十分薄弱。全国现有质量监督机构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监督覆盖面很小,尤其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几乎是无人管理的死角,在这些企业中存在着生产无定额、质量无标准、产品无检验、能销即“合格”的状况。
实践中,大量的伪劣产品正是从这里流向市场。此外,一些新闻媒介、广告经营单位只图营利而把关不严,致使虚假广告满天飞,为伪劣商品的
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某些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
我国《刑法》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生产销售假药等罪,其他相应的行政法规也作了行政处罚的规定。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等因素,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大多采用的是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罚款等处理。
据统计,近年来“打假”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只占千分之一。在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一罚了之”,对极少数须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由于制售伪劣产品在生产供销上形成了跨地区网络,案发后多头管辖,有关执法机关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配合,相互推倭、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执铸的软弱甚至偏差、不公,为假冒伪劣产品树起了又一个逃避法律制裁的保护伞。
(5) 消费者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能力意识较差。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不够丰富,生产力尚不十分发达,市场属于卖方市场,许多名优产品供不应求。
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消费者在商品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上帝”。商品知识的缺乏和畸形的消费心理,使许多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同时,由于法制观念不强,许多受害者漠视自己的权益保护,这在吝观上助长了假冒伪劣商品的蔓延。
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1) 严重地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假冒伪劣商品的制售者采用高额的“回扣”、“好处费”等不正当手段推销,其结果是一些名优产品被逐出市场,而假冒伪劣商品却畅销无阻,致使守法经营者的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加剧了经济
打击经济违法犯罪
领域的无序状态,严重地扰乱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2) 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假冒伪劣商品阴影已遍及千家万户,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不仅使其经济利益受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
(3) 毒化社会风气。随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金钱至上、损人利己的腐朽思想也随之蔓延,冲击着文明社会赖以支撑的道德基础,假冒伪劣商品的肆虐,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动摇了人们靠勤劳致富的信念。
此外,它还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与之相伴而生的各种贿赂行为,腐化了一批干部,毒化了社会风气。
(4) 损害国家声誉,影响对外开放。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流往国外,严重败坏国家的商品信誉,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损害国家的形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