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哪几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应走在前面。2008年5月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根据全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大力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 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新路子。 实践历程 把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把“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统一起来,是一项创新性的实践,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 实施之初,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对此,广东省各级党委...全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应走在前面。2008年5月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根据全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大力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
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新路子。 实践历程 把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把“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统一起来,是一项创新性的实践,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
实施之初,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对此,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知难而进,科学谋划、因势利导,紧密协作、锲而不舍,用实干回应质疑,凭坚持克服困难,沿着既定发展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双转移”。
坚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双转移”的过程,就是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的过程。3年多来,广东省始终把实施“双转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一方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检验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科学发展的意识不淡化,科学发展的热情不降低,科学发展的干劲不减少,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不动摇。
另一方面,根据“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创造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突破影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坚持把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产业发展和人的发展、经济转型和生态优化、珠三角地区提升发展和省内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双转移”过程中,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积极“腾笼换鸟”,调整转移低端生产力,腾出宝贵空间,实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加快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促进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努力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从传统工业化转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东西北地区主动“筑巢引凤”,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承载能力,在较高起点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坚决避免污染转移,绕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直接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将优化劳动力结构与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将推进劳动力转移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劳动力普惠制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积极按经济区域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东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遵循和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推进“双转移”过程中,全省上下既注重科学把握经济规律,又注重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办法。一方面,主动把握和顺应“产业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和客观规律,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双转移”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打破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格局,推动资源要素按经济区域进行市场化配置。同时,坚持以不均衡发展战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活力。另一方面,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要素制约等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以及调整最低工资、提高环保门槛等形成的政策倒逼机制,采取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竞争性扶持等手段,通过政策、资金、用地指标倾斜等方式,因势利导,加快“双转移”步伐。
坚持激发利益主体参与的内生动力。增进产业转移各方利益、发挥各方优势和积极性是产业转移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推进“双转移”过程中,全省上下始终注意合理把握相关经济主体利益兼容的原则,通过因地制宜创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共建方式,探索建立合作共建利益分享机制,完善共建管理机制,使产业转出地、产业转入地、转移企业等参与方合理分享相关收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通过合作建设园区,转出地在腾出转型空间的同时,继续分享转移企业税收等相关收益;转入地通过引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资金、人才和先进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企业通过转移发展,不仅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而且降低了土地、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拓展了发展空间。
坚持全面统筹,推动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结构优化紧密结合,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为新一轮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劳动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园区建设紧密结合,依托省产业转移园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创业、宜创新的工业新城,形成园区开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拉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工业入园,集聚发展、集中治理,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推动转移升级和就地升级紧密结合,既鼓励珠三角地区企业在转移过程中实现升级,也鼓励留在珠三角地区继续发展的企业就地转型升级。
推动省内转移与省外、国际转移紧密结合,支持省产业转移园不仅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且承接省外、国际的产业转移。 积极成效 “双转移”战略实施3年多来,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布局明显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进展,经济竞争力得到提升。
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滑坡的风险,打通了内外向并重、创新驱动、多极联动的经济发展通道。首先,“双转移”改变了内外源型经济“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局面,2010年工业品内销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73。
3%,工业出口依存度从2007年的181。7%下降到124。3%,内外需协调拉动增长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其次,“双转移”产生了较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效应,2010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
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6%,形成了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驱动的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再次,“双转移”推动了粤西北地区的“整体崛起”,形成了以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为龙头的新增长极,形成了多极联动效应,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打破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与空间。一方面,通过“腾笼换鸟”,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移,腾出发展空间。截至2011年5月,珠三角核心区6市转出企业5983家,关停企业30811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1390家,退出投资金额共计4968。
69亿元(其中转出4366。25亿元,关停淘汰602。44亿元)。另一方面,通过“筑巢引凤”,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3年来,6市新引入世界500强企业43家,投资额达302。
64亿元。产业大型化、高端化、现代化趋势明显,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07年的58。4%上升到2010年的60。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7年的10。33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
48万元/人,提高了30。5%。 强化了东西北地区要素集聚的广度和深度,为这些后发地区加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省产业转移园为东西北地区经济提速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3年来,全省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共引进项目2988个,建成投产1448个,总投资约7030亿元,累计创造产值5000多亿元;预计今年实现产值3000亿元,税收超过130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倍和25倍。
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带动下,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从2007年的0。721缩小到去年的0。63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
15∶1缩小到3。03∶1。 优化了劳动力素质和空间配置,加速了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3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66。6万人,转移就业469万人,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470。
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接近1/6,技能劳动者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近40%。劳动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本省农民工增加248万,东西北地区新增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比重由2008年末的66。8%上升至去年底的76。
9%,珠三角地区相应地由33。2%下降至23。1%。此外,省级产业转移园劳动力本土化比重超过70%。劳动力结构的优化,不但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有效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均发展水平的提高。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08年的3685元增长至去年的4799。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3年平均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个百分点。 提升了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化了对加快转型升级的认识。通过合作共建园区、广泛开展交流挂职等多种载体和形式,以及组织、策划、协调和抓落实等具体实践,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大局意识、锻炼了宏观思维、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推进转型升级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为欠发达地区绘制了新的发展蓝图,振奋了广大群众的发展热情,增强了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3年多的“双转移”实践,既“转”出了一支闯劲足、知识新、善发展的优秀干部队伍,又“转”出了一批有素质、有眼光、敢创新的本土企业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