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能治好吗?
引起多动症的病因有注意缺损、多动障碍、自制力差等,多动症是儿童行为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
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如行为障碍性疾患。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的学科对它进行多方面综合研究,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等至今仍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中国医学认为,6岁以上学龄儿童发现其日常多动暴戾、多语高昂、冲动任性,急躁易怒,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困难,平时口干咽燥,喜进凉饮料等诸症状,是由于机体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致,因此在组方选药上,使用的九味中药有滋肾益阴,平肝潜阳,宁神健脑益智的作用。
该药在1981年全国16个市级以上医疗科研协作组进行了临床验证与药...全部
引起多动症的病因有注意缺损、多动障碍、自制力差等,多动症是儿童行为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
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如行为障碍性疾患。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的学科对它进行多方面综合研究,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等至今仍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中国医学认为,6岁以上学龄儿童发现其日常多动暴戾、多语高昂、冲动任性,急躁易怒,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困难,平时口干咽燥,喜进凉饮料等诸症状,是由于机体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致,因此在组方选药上,使用的九味中药有滋肾益阴,平肝潜阳,宁神健脑益智的作用。
该药在1981年全国16个市级以上医疗科研协作组进行了临床验证与药理实验及动物药理实验,结果证实:①该药有显著的抗兴奋和抑制多动作用。②有明显的强化的记忆作用。③有增进智能作用。曾对527例患儿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服药至少1-2个月以上,取得有效率92。
8% 的效果,部分患儿经治疗后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疗程30天,连服2-3疗程最好。一般一个疗程后即可见效,但仍须服药巩固,它没有西药起效快,但具有停药后又易反复的缺点。
服法:6-14岁10ml '每日2次,15岁以上15ml,每日2次,服药期间最好不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遇感冒时停药,在半年内应忌吃各种酒类饮料及酒心巧克力等。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及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2、 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3、 遗传因素。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4、 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但可能会导致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2、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3、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每隔10分种就让他休息一会儿。
学习的环境里,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反之,要及时批评。
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作业,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
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鉴定孩子患儿童多动症的标准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力涣散(至少具备下列中的三项)
1、 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 上课常常不听讲。
3、 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4、 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中的三项)
1、 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 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 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 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 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 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中的二项)
1、 坐立不安。
2、 经常奔跑。
3、 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 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 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 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 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