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齐恒公任用了什么改革富国强兵

全部回答

2019-01-30

0 0
    齐桓公任用了管仲改革富国强兵,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牢牢掌握齐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齐桓公与管仲充分利用齐国自姜太公以来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根据春秋时期客观的形式的最新变化,将本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在历次战争中不断地充实齐国军队的实力。  史书记载,齐桓公在位期间已摆脱了周礼的束缚,建立了“三军”的编制,每一军为一万人。而实际上,当时齐国军队的总兵力远远超过三万人,很可能已有十万人之多。
   其次,在武装力量体制方面较好地实行了“民军制”与常备军制的结合。这也是桓管时代·军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成功经验之一“民军制”的好处是,确保平时有人务农,战时有人出征,既可以处理好劳动力的分配问题,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国家在军事后勤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衣食给养得到较好解决,常备军制的好处是,将吏与士卒间比较熟悉,平时便于加强训练,战时便于指挥调动,使其能保持比较强大的·战斗力。
    而这两种体制的结合,是符合当时军事制度的发展实际的,他们各自长处的有效互补,更有利于齐国军队战斗力的加强。除此之外,这两者并存的军事体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齐国军队的真实实力起到了隐蔽作用,不致引起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过多的注意和警惕。
   再次,齐桓公与管仲在改革中强调士卒的军事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当时齐国军队的训练同其他诸侯国相比,虽然在方式上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但是在训练的经常化和正常化方面却居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桓管时代齐国军事力量的盛极一时,与经常性的军事训练是分不开的。 另外,齐桓公与管仲在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对武器装备的管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是否完善 合理,直接影响到其战斗力的强弱。
    桓管时代,齐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仅以制作精良 锋利耐用而闻名天下,在武器装备的管理方面也有值得称道之处。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办法·,使齐国“甲兵大足” 齐桓公 管仲等人在齐国进行的军事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次军事改革有比较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将“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区划与军事体制相配套,促进了“国”“野”之间的联系,缩小了“国人”与“野人”地位的差距,扩大了征兵的范围,使兵员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而且开创了春秋时期富国强兵的先河。
    第二,注意将军事改革与赋税改革联系起来。桓管时代,随着齐国军队的大肆扩充,其军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如何使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中的军需之用得到保证,是军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管仲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建议齐桓公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对全国的土地进行普遍调查定级后,按土地质量的好坏收取实物,使土地租赋的收入直接提供军需之用。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齐国频繁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把军事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军事改革的成效如何,同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否合拍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改革的举措仅仅限于纯军事的范围内,那么其影响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其成败与否也会存在疑问。
  齐桓公与管仲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军事改革巧妙的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这样做好处有二:一是使军事改革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环境;其二是避免引起周王室和其他邻国过多注意。  第四,齐桓公和管仲进行的这次改革注重发挥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之中,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弘扬齐国悠久的军事学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管仲等人在军事行动中,处处以“周礼”为依托,而实际又“善变周公之法”,在取得周王室支持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了齐国的势力范围,得以称霸诸侯。  再加上使用打 拉两手相结合的军事外交手段,把周边各诸侯国基本拢络到齐国的周围,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改革的外部阻力,确保了争霸大业的成功。
   除上述五点外,齐桓公与管仲主持的军事改革,还有注重谋略,较少迷信,“修明法术”,重用人才等特点,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管仲等人的策划和具体主持下,通过在军事上以及其他领域的不断变革,齐国实现了·“一匡天下” 春秋首霸的目标。
    四十多年中,九合诸侯,常执牛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中原地区基本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其积极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