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天文学

有的星星与地球的距离有几万光年.

有的星星与地球的距离有几万光年,请问下我们夜晚看到的星星发出的光芒是几万年以前的吗?

全部回答

2018-10-14

0 0
    光年不是这个意思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啊 呵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恒星之间的距离,用我们常见物体的尺度来衡量是很难胜任的。天文学上常用的一种尺度叫光年,即光走一年距离。
  一光年约为9。5×10^15米(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用光年作天体的距离单位,一是形象直观,二是立即可以知道光从该天体传送到地球需要多长时间。   还有一个概念叫秒差距,秒差距是一个便于理论计算的距离单位,约等于3。
  26光年。秒差距的概念来源于恒星视差。天文学上个定义从恒星的位置看地球公转轨道长半径所张的角度称为该恒星的周年视差,简称视差。恒星距离越远,视差值越小。视差常以角秒为单位,视差p''与恒星至太阳的距离D之间有换算关系为: p''=206265Au/D; 式中Au是天文单位距离,206265是一个弧度相当的秒角数。
    秒差距就定义为视差值刚好为1''的恒星的距离。秒差距的符号是pc,显然1pc=206265=(约等于)3。26光年。实际上,所有恒星的视差都小于1'',距离都大于1秒差距。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中地球处于不同的位置,从地球上观察恒星的位置,相对于更遥远的的星空背景应当有所变化,称为周年视差变化。  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定出恒星的视差值,从而得出距离。
   光学望远镜只能接收光学波段的天体辐射。光学波段只占全不天体辐射的很小一部分。光学望远镜曾经为人们研究天文学而进行观测的主要工具,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入,它的尺寸,工艺等已走到尽头。二战后无线电技术用于天文观测,全波段天文研究方兴未艾,将天文学家的视野扩展到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段,开辟了天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即射电天文学。
  
    至此,从地面到空间,从波长最长的的无线电波到波长最短的伽马射线,天体发出的所有电磁波辐射都成为天文学家眼底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哈勃望等远镜能“看见”如此遥远的星体。这样回答满意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天文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天文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天文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