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古代皇帝为何拿来做自己的专有称呼?

古代皇帝为何拿来做自己的专有称呼?

全部回答

2018-05-28

0 0
     一个人落魄孤立无援的时候常会说:"我现在是孤家寡人,要什么没什么。"孤家寡人就是说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的意思。可是在古代,"孤家"和"寡人"可都是皇帝的专称,众星捧月、群臣蔟拥,那么皇帝又怎么会是"孤家寡人"呢? "寡人"一词在古代意为"寡德之人",这是古代君主的谦辞。
    先秦时期,王、诸侯、士大夫等,都可以自称为"寡人"。如《左传》所记载:"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的说法。
  
  那时候,寡人不光是男人的专属。《诗经》中曾经记载,卫庄公夫人庄姜就曾自称过寡人, 由此可见,古人常用"寡人"来谦虚地说自己无德无能。  但是到了唐朝,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逐渐变成只有皇帝可以自称寡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