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中国古代出过女状元吗?

全部回答

2018-11-18

0 0
    国古代科举制度下,古往今来,只出过一名正宗的女状元:傅善祥(明代徐渭《女状元》中的黄崇嘏、清代女作家陈瑞生笔下的孟丽君等等所谓的女状元,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扯淡。全是杜撰的。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却只有一位女状元。古代的女人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而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法律都规定了科举的性别--男,女人考秀才就是犯法,要吃官司,而且弄不好还要砍脑袋。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选拔贤才,开科取士,并破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参与朝政。消息传出,天京城为之一震,贤才淑女,踊跃赴考。虽战乱不久,但声势之浩大,礼仪之隆重,在当时实属罕见。
  开科之日,地处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外火炮齐鸣,炮声中,绘龙画凤的考试院大门徐徐打开。  当时正主考是杨宣娇,副主考是张婉如、王自珍。应试女子二百多人。试题是《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书香门第出身的南京女子傅善祥,因受翰墨之熏陶,经书典籍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而且生得聪明伶俐,端庄大方,才貌双绝。她独辟“难养”之说,举了很多自古以来贤淑女子助夫之功,为天王洪秀全所欣赏。
    三天后,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红金榜高悬于天王府前,傅善祥以才学兼优考取女科状元,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赐花冠锦服,洪宣娇亲自为她戴花,傅善祥披红挂彩,跨马游街,一路上锣鼓笙箫,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游行三天,城中百姓夹道争看,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京城,“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三天后,傅善祥被派到杨秀清东王府担任女簿书,相当于主任秘书。二十多岁的傅善祥性情温和,文思敏捷,很快取得了东王的赏识和信任,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成了东王府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之一。
  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鉴于军事行动的需要,将随军家眷单独组织起来,担任后勤工作,称为“女营”。  定都天京后,改称“女馆”,严禁男子入探,夫妇同居,亦犯天条当斩。可是天长日久,引起不满。
  傅善祥很想改革,便婉转地向东王进言:“天王在永安时,答应攻下金陵为登天堂,许夫妇团聚,今仍不准有家,不足服众”。东王与天王商量后,下令许夫妻一月团聚一日。不久,清军大举攻城,粮食紧缺,库金入不敷出,每年还要拿出几万两银子养活十三、四万妇女,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傅善祥再次大胆向东王建议,撤销女馆,许夫妇回家团聚,年轻未婚女子亦令婚配,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军费,又平息了怨言,东王和天王采纳了傅善祥的意见,并令她主办此事。
    傅善祥深入女营,把姐妹们的性情、年龄、相貌写在纸上,一一为其撮合,拿着龙凤合挥的青年男女,欢天喜地地向傅善祥道谢而去,“女馆为之一空”。两年后,清军派奸细张继庚在太平军中组织叛乱集团,但很快被东王杨秀清破获。
  在审迅中,张继庚反咬太平军老战士八百多人,连副主审官胡元炜也被牵连,杨秀清一怒之下,将这批人全部斩首。  并把推荐胡元炜任主审的兴国侯陈承瑢、卫国侯黄玉昆革去爵位,监押审查。
  傅善祥怀疑九千岁误中奸细反奸计,便冒险进殿劝谏:“天朝有令,凡罪当诛,必有人证物证,今仅凭清妖口供,岂不造成冤案?万望九千岁三思而行,免得将士离心”。不久,东王将陈、黄二侯放出,恢复了爵位。后来傅善祥又多次劝谏,均未被采纳,便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考题中除了孔子难养论的滥题,还有一道题是写诗,规定“唉一声山水绿。”傅善祥的答案同样精妙至极,把山水行舟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舻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
  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船尾澄流迥,峰腰旭照衔。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  流响惊凫雁,。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