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如何早期发现蛴螬(金龟子幼虫)并加以防治?

最好有生物防治的办法 ,它有什么天敌么?

全部回答

2018-02-08

0 0
    蛴 螬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除危害荔浦芋外,还危害多种蔬菜。 蛴螬咬食幼苗嫩茎,薯芋类块根被钻成孔眼,当植株枯黄而死时,它又转移到别的植株继续危害。
  此外,因蛴螬造成的伤口还可诱发病害发生。芋基部被钻成孔眼后,伤口愈合留下的凹穴,极大的影响了芋的质量。   一、蛴螬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6—21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或黑色,具光泽。
  鞘翅长椭圆形,亦有光泽,每侧鞘翅各有4条明显的纵肋。 2、老熟幼虫长35—41毫米,身体多皱折,静止时弯成C型。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头部前顶每侧有3根刚毛。  肛门孔呈三射裂纹状。
   3、卵椭圆形,长约3。5毫米,乳白色,表面光滑,略具光泽。 4、蛹大约长20毫米,初为黄白色,后变成橙黄色,头部细小,向下稍弯,腹部末端有叉状突起一对。 二、蛴螬的生活习性和危害情况 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 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
    有假死和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成虫交配后10—15天产卵,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一百粒左右。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
  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  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
   三、蛴螬的防治方法 1、选用前作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为最好。 2、要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减轻蛴螬为害。 3、金龟子趋光性较强,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及时用药防治: 蛴螬在7月后即可对荔浦芋造成为害,所以防治时应在7月30日前后进行第一次防治,隔10—15天再用药一次,连用2—3次。
  为了做到以防为主,防治地下害虫可结合重施肥时选施米乐尔、乐斯本或敌百虫等。 (1)用75%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2)用40%乐果1000倍液灌根。
   (3)8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4)也可用米乐尔或乐斯本进行灌根。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