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四天没有大便了,不停的放臭屁,怎么办?

宝宝四天没有大便了,不停的放臭屁,特别臭的那种,以前出现过两次,我用肥皂头帮忙,他很快就拉了,会不会使他产生依赖性呀,可是看他肚子胀的难受我真着急呀!

全部回答

2019-02-02

0 0

    便秘是指肠子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排出困难。由于婴儿膳食种类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纤维素少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便秘时,主要表现为每次排便时啼哭不休,甚至发生肛裂。
  肛裂的发生使婴儿对大便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和睡眠不宁等症状。  因此,婴儿便秘应及时解除。由于婴儿的胃肠道神经调节不健全,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若用药物通便,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腹泻等。
  所以,对婴儿便秘,食物疗法是最理想的。   一、食物疗法:对婴儿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  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
    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  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也可吃点大蕉,短期内即能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婴儿便秘时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显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须熬开冷却后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
  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药物处理: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
    开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肠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家长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以上通便的简易方法不妨一试。   。

2019-02-02

162 0

昨天看到报纸上说,给宝宝吃点胖大海泡的水,一般吃一天就会拉大便了! 具体做法:胖大海2枚,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频饮服。一般饮服一天即可大便畅通。(摘自7月5日《天津老年时报》)

2019-02-02

145 0

给他吃些油菜泥试试,我家宝宝吃那个就可管用了

2019-02-02

147 0

你可以给他喝一点糖水,

2019-02-02

175 0

    孩子发生便秘时家长该做些什么 (作者:陆 华) 便秘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虽不是什么严重的异常,却常使家长不知所措。那么,如果您的孩子发生便秘时您该作些什么泥? 1、饮食调节:对于吃母奶或以牛奶人工喂养的孩子,可适当加润肠辅食,如蔬菜汁、新鲜橘子挤出的汁、西红柿汁或用红枣煮水等;也可加蜂蜜水。
    4个月以上可加服菜泥或苹果泥。但须强调的是制作过程必须清洁卫生,以防发生感染性腹泻。牛奶喂养的孩子还须注意奶中加糖适量(8%)也有利于纠正便秘。年龄大的孩子如能多吃些水果、蔬菜及红薯等五谷杂粮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训练排便习惯:作为家长应十分重视自幼培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一般从3个月以后开始训练。  婴幼儿可于每天清晨吃奶后由大人双手扶持排便;大的孩子可坐便盆。连续训练1个月左右即可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药物治疗:孩子便秘严重,有干硬的粪块堵塞肛门时,可用开塞露5-10毫升注入肛门,并用双手稍加压力,防止药液流出,直肠受到刺激后即可排便;也可用较软的肥皂条代替开塞露插入肛门。  以上处理无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促进肠蠕动或润肠的药物,如液体石蜡、镁乳或酚酞等。
  不少中药有滋阴润肠的功效,也不妨试用。如郁李仁、三仁丸及麻仁滋脾丸等。 4、不可滥用导泻药:如经常服用以上导泻药,会使肠壁活动依赖于药物,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反而会使便秘加重。  因此,不得经常或随意应用导泻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经各种方法治疗、纠正,便秘仍然严重的孩子,必须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肛肠疾病或全身疾病的可能性。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