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提出孩子感兴趣的建议达成目的
同一件事情,换一种说法效果会完全不同。比如孩子玩到一身都是泥,妈妈叫孩子来洗澡,但孩子还是抱着玩具汽车不放,坚持要继续玩汽车。
这时候,妈妈如果抢过孩子手中的汽车,拖着孩子去洗澡,一场“家庭战争”就爆发了。
其实妈妈可以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对孩子说:“带着小汽车一起去洗澡吧,看看小汽车除了在地上跑,还能不能在水里开,好不好?”这样孩子就会对这个提议感兴趣,兴冲冲地抱着小汽车一起去洗澡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2、先顺着孩子然后说出后果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只希望当时就得到满足,父母的阻止无论多么有道理,孩子都是不愿听的。
父母不妨先顺着孩子,然后不动声色地达成效果。
比如,孩子晚上睡觉前吃了甜食,妈妈让孩子刷牙,孩子不肯去。 这时候,妈妈不要强迫孩子,而是顺着孩子说:“行,不刷就不刷,睡吧。
睡着以后,细菌就出来吃牙齿上粘着的糖,牙就坏了。没关系,妈妈会带你去看牙医,把坏掉的牙拔掉。哎呀,拔牙可痛了,妈妈以前有一颗牙坏了,拔牙的时候都哭了呢。”
小孩子对牙医有天然的恐惧,自然就会去刷牙了。
3、让孩子体验后果再加以教育
“现在不好好吃饭,晚上肚子会饿的。”“不要去碰热水壶,会烫伤的。”……对于大人叮嘱的这些话,很多孩子是不信的,总想去试一试。其实,再有道理的说教,也比不上孩子的亲身体验来得有效。
“我们可以挑一些不危险的事情,让孩子去体验一下后果,孩子就会对大人的警告慎重起来。 ”
举例说,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家长不妨狠狠心,晚上不要给孩子吃点心,让孩子体验不好好吃饭的后果;当孩子想玩热水壶时,家长可以把热水壶打开,让孩子把手伸到上方,感受一下热气,告诉孩子:“你看,距离这么远都这么热,如果碰到了,会烫出水泡,非常痛!”
4、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
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谈话简直不能算是交谈。
“小莉,不要碰那书架!”“小明,你要我说多少次才不再骚扰你妹妹?”许多父母都常用这种带有指挥、命令口气的话去支配孩子的行动。
是投其所好地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好办法。
父母可以谈谈他们年幼时的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孩子特别爱听父母述说他们童年所做的傻事,因为这些事情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能够使他发笑。 这样做常常可以鼓励孩子也把自己的事倾诉出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要教导你的孩子信任你。想要取得孩子信任,需要对他诚实坦率,即使这样做会使他暂时生气或害怕也不要紧。举例说,如果你告诉孩子打针只不过象蚊子叮一下,但事实上他却觉得象大黄蜂螫刺,那么,以后碰到比较重要的事你说话,孩子便可能不相信了。
要得到孩子信任,还必须言而有信,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5、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对孩子的行为定下简单的目标。要注意哪些行为应该鼓励,哪些必须加以劝阻。假如,有个母亲喜欢让孩子帮忙多做点家务。
如帮自己收拾衣服、搞搞卫生等,母亲留心地看着他做,然后给他一个微笑,再说一些赞赏他的话。 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帮忙,他就完全得不到母亲的注意,因为他这种行为是在“不受欢迎”之。
当然,有一点必须知道,能驱使某一个孩子行动的力量,未必对另一个孩子也有影响。你可以给孩子几个硬币,或者请他吃一顿,又或者和他一起玩一种游戏,作为奖赏他的方法。孩子作出了你认为值得鼓励的行为之后,如果你立即就加以奖赏,则收效最佳。
开始时要注意给孩子奖赏,但不久,只要偶然给一次就够了。因为这时他已逐渐发现品行端正是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