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什么是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轧(Ⅱ型控制轧制)?

什么是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控轧(Ⅱ型控制轧制)?

全部回答

2018-02-02

53 0
     未再结晶型控制轧制是在奥氏体区的温度下限范围内进行轧制,不发生再结晶的温度范围一般在Ar3〜950℃之间,其温度的变化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变形量的大小。在形变奥氏体内产生的大量晶体学缺陷提供了铁素体相变的形核地点,导致铁素体晶粒细化。
   未再结晶型控制轧制的变形特点是:轧后变形的奥氏体不发生再结晶,奥氏体晶粒被压扁和拉长,形成了位错、变形带和胞状组织等形式的应变积累奥氏体。  应变积累不仅可以增加铁素体形核位置和形核率,而且可以产生形变诱导铁素体和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使晶粒细化。
  由于形核位置增多和分散,所以铁素体晶粒细小,也使珠光体细小和分散,铁素体晶粒度可达11〜12级。但是如果在未再结晶区变形量不足,就会得到粗细不均的铁素体晶粒。  对于含铌、钒、钦的钢,在未结晶区的变形量应控制在40%〜50%或更大。
  同时含有这些微量合金元素的钢,由于再结晶温度升高,奥氏体未再结晶区扩大,因而有利于实现未再结晶区的轧制。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