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化学

请问:一氧化碳、四氯化碳、氯仿它们的气体哪个毒性大?

请问:一氧化碳、四氯化碳、氯仿它们的气体相比哪个毒性大?

全部回答

2019-03-04

0 0
    【CO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Ⅰ) 一是轻度中毒 。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Ⅱ) 二是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  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 Ⅲ)是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CCL4中毒】 1。急性中毒 (1)潜伏期: 一般为1~3天,也有短至数分钟者。潜伏期长短与接触剂量及侵入途径有关。经呼吸道或胃肠道吸收中毒的临床表现类似;均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及肝、肾损害症状。
   2。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报道较为少见。  长期反复接触四氯化碳,可有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和腹痛等。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少数患者发生球后视神经炎,出现视野缩小,视力减退。 此外,国外还有报道可引起听力障碍、耳蜗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因脱脂而出现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氯仿 CHCl3中毒】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
  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    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综上所述:按照轻重或者时间来看,毒性应该是CO>CCL4>CHCL3。

2019-03-04

18 0
当然是CO,它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考虑作军用毒气

2019-03-04

46 0
  CO气体的 毒性最大,因为它的毒性在于它和血红蛋白的 结合能力远远大于氧,人们吸入CO,血液就无法携带氧气,使人很快因缺氧而昏迷死亡。而氯仿是一种麻醉剂,在医学中曾有一定的 贡献,这至少说明它的 毒性比CO小。
  
  (实际上,一定量控制的 含CO的 空气也是医学的麻醉气体,但技术控制比较困难)而CCl4的 毒性是最近才引起人们的 关注。所以,近来中学的 化学实验在 减小四氯化碳试剂的 使用。而尽量用其它物品替代。

2019-03-04

45 0
当然是一氧化碳毒性最大,空气中0.2%的一氧化碳人就会窒息而死。 氯仿和四氯化碳实验室常用来作溶剂,急性毒性较小。慢性毒性较大,主要对肝和神经系统,国际化学学会禁止用他们作提取溶剂(事实上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氯仿经光照会产生少量光气,这是比一氯化碳毒性还要严厉的毒气,故不能长期暴露在光照下使用。

2019-03-04

19 0
四氯化碳的毒性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化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化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