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紫砂茶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紫砂茶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全部回答

2016-12-10

48 0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 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 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 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出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时 大彬。
  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 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 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
    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 使他最终成为著名的制壶大师。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 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用心,怎称神明”。
  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父传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 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更 有发展。
  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其驰名于世。陈鸣远制作的茶壶, 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品。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 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
  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癖好茶壶,工 于诗文、书画、篆刻,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壶。  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 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
  清代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 姿百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功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 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瓷器”。
    早 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专为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艺术茶具,称 为“横把壶”,按照日本人的爱好,在壶面上书写精美书法的佛经文字,成为日本消费者的品茗 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 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 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
  这种杯容量为250毫升,因是双层结构,开水 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  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形的、蝶纹形的,还有梅花形、鹅蛋形、 流线形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 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 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  不少著名的诗人、艺 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
  《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 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评价一套茶具,首先应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备了容积和重量的比例恰当, 壶把的提用方便,壶盖的周围合缝,壶嘴的出水流畅,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整套茶具的美观 和实用得到融洽的结合,才能算作一套完美的茶具。
    宜兴茶具便有这些特点。紫砂茶具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也为海外一些国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纪,日 本、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的陶瓷工人就先后把中国的紫砂壶作为标本加以仿造。
  18世纪 初,德国人约•佛•包特格尔不仅制成了紫砂陶,而且在1908年还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的论文。  20世纪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马、伦敦、巴黎的博览会上展出,并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今天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1150^左右为宜。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 “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
  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    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一般认为,一件较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