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祖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明祖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全部回答

2016-09-20

177 0
     明祖陵位于淮河入洪泽湖河口附近的左岸、盱眙县仁集镇明陵村(古泗州城北十三里的杨家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曾、祖三代衣冠冢,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葬身之地。陵寝自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建成。
  原有城墙3重,外城为土城,长与泗州城同为九里三十步,中城为砖城,长四里十步,里城为砖砌皇城,有四门。  皇城内筑有衣冠冢、正殿五间、具服殿六间、红门一座、燎炉一座、棂星门一座、神厨三间、直房十八间、斋房三间、库房三间、宰牲亭一所、金水桥三座,殿、亭、阁、署房、官私宅第等共千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墓穴长方形,呈南北向。后因黄河夺淮,建成洪泽湖水库。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淮大水,明祖陵与古泗州城同沉于洪泽湖底。  每当春旱时,神道石刻常露出水面,当地人们始称为大墓头。
  1966年大旱,整个陵地全部露出水面,被江苏省文管会考察古徐国遗址的专家们发现,确认为久已湮没的明祖陵。自1973年起筑堤建圩,脱离水域,经1976年修整,神道石刻已恢复原状,计有麒麟2对,狮子6对,华表2对,马倌2对,拉马侍者1对,马1对,文臣3对,武将2对,太监2对,共21对。
    这些石刻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巍然挺立,气势雄伟,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其雕工之精,规模之大,位居明代陵寝石刻之首。其他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新建有明祖陵历史资料陈列馆,展出朱元璋的家系变迁、明代17座陵寝图片,还有朱元璋亲自撰写的自传——《朱氏世德碑记》。
  中国封建皇帝写自传的仅此一人。  碑记中详尽交代了家庭背景和自己成长的历程。他说他原籍为金陵之句容,后迁泗州盱眙县。碑记还记述了自己怎样出家做和尚和怎样掠入行伍、封王、称帝的过程。
  并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体谅祖宗心愿,要以“仁”治天下,朱氏江山才能保持长久。馆内还有两幅截然不同的朱元璋的画像。据说,朱元璋找了好多画师,最后才画出使他“满意”的像来。     地下陵寝仍留在水下,大水塘水面隐露出墓穴的拱门,六个墓穴内排列有六口棺椁。
  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明祖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规划,明祖陵地面逐步恢复以享殿为中心的中砖城区,建成古朴典雅、环境幽美的配套设施和陈列馆,使自然环境优美的明祖陵真正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明代第一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