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可是却没有一点自我意识怎么办?

宝宝刚一岁,可是却没有一点自我意识怎么办? 宝宝从不主动打别人,别的小朋友打他也不会还手.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也无所谓,但是他也知道那东西是他的.

全部回答

2016-05-07

85 0
    有位心理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心理学家给小猴子一些木块,让它用木块换糖吃,换到后来,木块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糖,使这位心理学家捧腹大笑。为什么看起来挺聪明的小猴子会做出如此可笑的动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或脚去换糖吃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
    而人则不同,人能够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人有自我意识。有无自我意识是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线。 自我意识是人即主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心理学上一般习惯于把意识的内部结构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部分,所以也往往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自我意识,把自我意识分为对自我的意识,对自我的态度和对行为的调节三个部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心、自卑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
    心理学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儿童的心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半至2岁时,儿童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能用名字和代词“我”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开始把自己从客体转变为主体来认识,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儿童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安排和处理自己同周围世界以及同别人的关系,怎样评价自己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自我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直接地影响儿童能否积极地适应社会、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前进和发展。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起着调节作用,是行为的强烈动机。  一个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孩子,会在各方面表现出优秀的才能,经常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出现了不良倾向,又没有及时调整,会使孩子的个性和行为发生偏异,以后矫正就困难了。
  所以家长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下面,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方法。 1。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 通常来讲,小学生要清楚准确地认识自我是比较困难的。
  尽管如此,也要逐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因为童年时期的自我认识是成年后自我认识的雏形。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主要是要引导孩子解决两个矛盾:孩子自己心目中的“我”与实际的“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与他人心目中的“我”的矛盾。
     引导孩子认识实际的“我”,可以通过一些比较,使孩子逐渐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家长可以让孩子同过去的“我”比较,用笔记、摄影、录音记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过一段时间拿出来让孩子看看、听听,让孩子由此知道“我”的进步、退步或停滞。
  让孩子与同龄的孩子比较,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让孩子与成人和优秀人物比较,认识自己的差距,提高孩子努力和进取的意识。让孩子同进行活动前后的“我”比较,给孩子布置一些孩子做起来吃力,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使孩子了解自己潜在的能力。
   引导孩子认识他人心目中的“我”,主要靠家长及时把听到、看到的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和印象,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些看法,孩子一般不易了解到,家长要做有心人,当好孩子的“耳目”。
   2。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年龄为3至4岁之间。4岁的孩子开始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够根据一定的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5、6岁的儿童绝大多数已经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它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应当为孩子创设自我评价的情境,促进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最初是根据成人对他的评价而形成的。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应当比孩子的实际情况略高一点,使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能够用积极的、向上的要求来评价自己。  另外,家长要努力安排一些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功的活动。
  成功的次数越多,孩子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成功的范围越广,孩子对自己的全面评价也就越高。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的个性,使自我意识中积极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从而促使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3。培养孩子的自我观念。 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自我观念是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和体验。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强,认为自己有能力办好各种事情,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对个人都有价值,也容易受到家长和他人的欢迎和好评。
    孩子的自我观念,实际上反映了他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和对将来的预见。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