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白马非马”的命题错在何处?

“白非马”的命题错在何处?

全部回答

2016-04-08

103 0
    “白马非马”的命题,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主观任意地混淆和玩弄概念的结果。“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是“马”这一概念与“白马”这一概念内涵不同,它们的外延也不一样,“马”的外延比“白马”广,它包含了“白马”在内的所有的马。
    这两个概念在逻辑上说是类属关系即蕴含关系,在哲学上也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马”是对所有的马如白马、黑马、黄马等一般性质或共性的概括;各种具体的马则是“马”的一种。
  “白马”与“马”又是相互联系的,抽象的“马”只能通过具体个别的马而存在,离开了具体个别的马是找不到一个抽象的“马”的;具体个别的马又都属于一类,有其共有的一般性质,不存在不表现共性的有具体颜色的马。
    在哲学史上,公孙龙看到了“马”和“白马”的区别,就这一点说,他的命题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他否认“马”和“白马”的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则是形而上学的。特别是他从根本上否认“白马”是“马”,也就违背了客观实际,从而导致了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