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屐”?什么是“木屐”?
“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唐代独孤及《山中春思》)这句诗是说:夜来一阵强劲秋风,扫落于地上的花瓣,积有木鞋的二齿(一寸左右)那么厚。“屐”,是木鞋 的专称。春秋时晋文公流亡国外,回国后遍赏随从他的功臣。 而功劳最大的介之推因 不愿当官而隐匿深山,文公为了迫使介之推出山受爵,便在清明那天用烧山之计,促其出山。而介之推面对大火仍矢志不出,抱树而被烧死。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令 伐下他临死时抱的那棵树,用其板材给文武群臣各做了一双木屐。 每年清明那天,文 公率群臣脚穿木屐,往介之推墓凭吊祭奠。木屐和清明扫墓都是起源于纪念介之推。木屐,原是平底,后来在底下加前后两齿,为的是便于爬山。军队还...全部
“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唐代独孤及《山中春思》)这句诗是说:夜来一阵强劲秋风,扫落于地上的花瓣,积有木鞋的二齿(一寸左右)那么厚。“屐”,是木鞋 的专称。春秋时晋文公流亡国外,回国后遍赏随从他的功臣。
而功劳最大的介之推因 不愿当官而隐匿深山,文公为了迫使介之推出山受爵,便在清明那天用烧山之计,促其出山。而介之推面对大火仍矢志不出,抱树而被烧死。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令 伐下他临死时抱的那棵树,用其板材给文武群臣各做了一双木屐。
每年清明那天,文 公率群臣脚穿木屐,往介之推墓凭吊祭奠。木屐和清明扫墓都是起源于纪念介之推。木屐,原是平底,后来在底下加前后两齿,为的是便于爬山。军队还曾穿木屐行军。《晋书•宣帝纪》记述:“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无齿)木屐前 引,蒺藜悉著屐(不扎脚)。
”又,《宋书•谢灵运传》介绍带齿木屐用途:“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看来,这活动的两齿犹如今天拖拉机的履带,上山不滑,下山不溜。这木屐,可以说是最早的登山运动鞋。晋代干宝在《捜神记》中还记述有男女木屐:“昔作屐,男子方头,女子圆头,盖作意欲别男女有别。
”唐朝以后,女子缠足,只有男子穿屐,并有草屐、帛屐。13世纪后,元代开始, 木屐渐废,但是,东瀛日本却在兴起。唐代,木屐作为服饰文化交流,东传曰本,名作“下驮”。千余年后的今天,曰本国人,穿木屐者仍然众多。
日本的舞女,身穿和服,手舞广袖,足踏木屐;舞之蹈之,姿态翩跹。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