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份断奶比较好我宝宝现在快一岁
断奶,完全可以宝宝不痛苦,妈妈很幸福的实现。 推荐妈妈们学习一下这些完美而幸福的断奶经验。 断奶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一岁,最好2岁。 1岁以内的宝宝,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断母乳的。 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1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具体参看断奶的时间和方式(一)换口粮。 1岁之后继续母乳的好处也很多。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全部
断奶,完全可以宝宝不痛苦,妈妈很幸福的实现。 推荐妈妈们学习一下这些完美而幸福的断奶经验。 断奶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一岁,最好2岁。 1岁以内的宝宝,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断母乳的。
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1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具体参看断奶的时间和方式(一)换口粮。 1岁之后继续母乳的好处也很多。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吃母乳会让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
1岁半左右,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期,表现就是特别粘人,这段时间,孩子有非常高的依恋需求,母乳可以非常好的满足他们。所以,没有母乳吃的学步儿相比之下,更容易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对探索和独自玩耍畏首畏尾。
《西尔斯育儿经》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多数吃奶到2岁左右的宝宝很好断奶。那不是因为宝宝听话,而是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育到了准备好断奶的程度,依恋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内心已经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础,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对断奶——这个人生第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个出生以来第一次重要的成长事件。
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
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很多妈妈断奶是为了让孩子睡整夜觉。的确,很多孩子断了母乳,夜间醒来次数减少了。
但也有很多孩子,夜醒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改善。这些本来夜间吃了奶就可以很快再入睡的孩子,断了奶,就要冲奶粉,抱起来拍哄,大人累,孩子睡眠质量也受影响。 中国宝宝断奶比较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宝宝多数是在2-4岁之间断奶的。
科学育儿提倡“自然离乳”,这多数在宝宝2岁多的时候实现。实际上,奶粉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孩子们多数都是吃到自然断奶的。宝宝树上就有自然断奶的妈妈,建议去看看日记学习一下:自然断奶试验。
断奶的方式 断奶的方式视宝宝年龄应有所不同。 1岁以前 很多在1岁以前给宝宝断奶的妈妈,都用几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逐步断奶。先减少白天喂奶的次数,逐渐到白天不再喂奶,再逐渐断掉夜奶。
这样,孩子可以慢慢适应,妈妈也不受涨奶的痛苦。这样断奶的妈妈,通常最后没有涨奶的过程。 应该先断白天的奶,后断入睡时和夜里的奶。因为白天宝宝有很多活动可以做,不吃奶很容易做到,甚至有的宝宝白天会想不起来吃奶。
入睡和夜里的奶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睡眠辅助手段。妈妈需要在断夜奶之前,早早开始培养宝宝熟悉其他的辅助入睡方式。比如睡前讲故事,唱摇篮曲。 断奶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受了奶粉或者奶瓶。很多人以为宝宝饿极了就会吃奶瓶了,其实不是的。
有的孩子断奶之后也就接受奶粉了,但很多孩子断奶之后仍然不喝奶粉,宁可每天饿着,再加上上火,吃不好睡不好,几天就病了。还有很多孩子,断奶之后虽然接受奶粉了,但拉肚子,大便干燥,或对奶粉过敏。看看宝之道的问题,断奶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跑来焦急求助的父母很多。
所以,一定要做好过渡的准备,确认把母乳换成奶粉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了再断奶。 1岁到1岁半 这个阶段,宝宝的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是断奶最困难的时期。 1。宝宝的分离焦虑已经很强了,对与妈妈的任何分离都非常敏感和抗拒。
(点击阅读关于分离焦虑的知识) 2。口欲期还没有过去,吸吮母亲的乳头仍然是宝宝缓解焦虑不安,感受安全的重要方式。 (点击阅读关于口欲期的知识) 3。奶瘾也开始大起来,进入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奶瘾旺盛期。
(点击阅读关于奶瘾的知识) 4。还没有发展出完全依靠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吃奶还是辅助宝宝入睡的重要手段之一。 (点击阅读关于睡整夜觉、夜 醒、夜奶问题的知识) 【宝宝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
以上几点一般说,也会出现在1岁以前,和1岁半甚至2岁之后,只是在1岁到1岁半这个阶段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典型。】 而对妈妈来说,多数妈妈此时奶水还很充沛,至少是够孩子每天吃几顿的。断奶时,通常妈妈的乳房也涨得很痛苦。
在这个月龄断奶,只有很少数的孩子可以平静接受。“惨烈”的断奶经历一般都是出现在这个月龄段的,包括若干天的哭泣,生病,茶饭不思,消瘦,大人和孩子共同经历心灵上的痛苦折磨。断奶之后,宝宝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脾气大,烦躁,不爱笑,不爱玩。
有的宝宝会对妈妈失去信任,宁愿亲近其他家人。有的宝宝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不良行为,比如吐口水,啃东西,攻击别人等等。也有的孩子会变得特别“乖”,但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这种乖是不同于既活泼好动又遵守规矩的,是安全感降低后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退化行为。
在这个月龄给孩子断奶的妈妈,也往往不得不躲着孩子,与孩子分离几天。或者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内心倍受折磨,一会儿觉得自己太狠心,很内疚,一会儿又觉得不得不如此,充满矛盾。 而实际生活中,在这个月龄断奶的原因,往往既不是孩子已经不需要吃奶了,也不是妈妈不能继续喂奶了,而是出于一种并不科学的“传统”——1岁了,该断奶了。
而这个“该”到底是因为什么,往往坚持此时断奶的人也说不出科学道理。还有很多情况下,是母乳成了其他错误的育儿方式的替罪羊。比如很多家长成天追着孩子喂饭,造成孩子厌食,却以为吃母乳的缘故。有的家长对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没有科学认识,一但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达不到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把断奶提上日程。
明智的妈妈不会选择这个时期断奶。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断奶,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在没准备好的时候被迫离开了妈妈的乳房,肯定会有不愉快甚至抵触的情绪的。孩子需要至少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适应。
有个烦躁的过程很正常。妈妈摆正心态,不要对孩子这个烦躁的过程有抗拒情绪,也不要担心孩子恨自己。要允许要允许孩子表达。表达出来了,才会更快的恢复正常状态。如果情绪积压了,那才会成为问题。妈妈只要在孩子心烦的时候做到一不责备(连心里悄悄有责备情绪也不可以),二不焦虑(连心里悄悄焦虑也要赶快调整),三勤安抚(让宝宝知道妈妈虽然不喂奶了,但还有无数种方法来表达温柔体贴)。
让孩子在妈妈宽容的接纳和温柔的安抚下,把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 妈妈自己做断奶期间要勇敢。有决心给孩子断奶,就该也有决心陪伴孩子度过断奶之后的适应期。断奶后的适应期度过的怎么 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断奶是否成功,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
当然,这个时期顺利断奶的例子也是有的。但是需要妈妈本人有着非常良好的心态,坚定而平静,并且对宝宝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小心谨慎的操作,并且能正确处理断奶期间和之后宝宝的反应。 如果妈妈并不太情愿断奶,主要是迫于家人的压力,那么应当把精力放到妥善处理家人的压力上去。
尽量避免不情愿的断奶。因为断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绪会让妈妈感到自责,也会对家人有所埋怨,对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关于妥善处理家人断奶的压力,请参考这里:断奶压力。化于无形。 1岁半以后,尤其是2岁之后 在这个年龄段,有些对妈妈的依恋已经充分得到满足的宝宝已经能够主动不吃奶了。
语言发育比较好的宝宝,已经可以在妈妈的说服下,配合断奶了。此时的断奶,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温馨的,满足的。很多这样温柔断奶的例子(点击阅读)供妈妈们参考。 需要一提的是,成功断奶的前提是宝宝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并非单纯年龄到了。
有些宝宝,虽然一直母乳到2岁以后,但并没有得到恰当科学的抚养,比如日常生活单调,没有充足的材料和空间去探索和玩耍,妈妈除了喂奶不懂的用其他方式给孩子安慰和亲密,家庭关系不稳定,生活缺乏秩序,安全感不足。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对母乳过度依赖。吃奶成为了他们填补空虚的手段,成为感受安全和亲密的唯一途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年龄虽然不小了,但断奶会非常困难。 总的来说,断奶应该是一次成长,而不是戒断。
如果妈妈喂奶有困难,随时可以断奶。但如果没有,请不要着急。请给宝宝时间,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妈妈和宝宝一起愉快的和母乳再见。 另外,如果妈妈需要上班,可以挤奶带回来给宝宝吃,晚上直接喂奶。
从营养角度比全部吃奶粉对宝宝更好。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宝之道的职场妈妈哺乳全攻略,还有母乳喂养大本营的上班挤奶技术贴。有的妈妈希望继续母乳,但有出差,或者上夜班等困难,欢迎你们来母乳喂养大本营了解更多关于断奶的知识,与有类似经验的妈妈们交流讨论:http://www。
babytree。com/group/group_21668。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