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空中为什么不怕被雷击?
飞机与雷击
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维修基地 翁嘉思
一. 雷击产生的原理
雷电是由于大气层充电产生的结果。当充电到足够高时就会击穿
空气绝缘体从而发生雷击。静电现象主要是在积雨云(雷暴云)中产
生,但有时也会在暴风雪或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产生雷电。
雷电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云到云的,云间的,云到地的等等。大多数
飞机遭遇雷击都是云到地这一种类型的。
二. 飞机与雷击
飞机结构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铝合金),由于雷击的发展是由
云层到地面,飞机结构就提供了一个“短路”的路径,飞机成为了闪
电路径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遇到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
发生雷击时,那么就至少有两个雷击点:一个进口,...全部
飞机与雷击
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维修基地 翁嘉思
一. 雷击产生的原理
雷电是由于大气层充电产生的结果。当充电到足够高时就会击穿
空气绝缘体从而发生雷击。静电现象主要是在积雨云(雷暴云)中产
生,但有时也会在暴风雪或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产生雷电。
雷电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云到云的,云间的,云到地的等等。大多数
飞机遭遇雷击都是云到地这一种类型的。
二. 飞机与雷击
飞机结构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铝合金),由于雷击的发展是由
云层到地面,飞机结构就提供了一个“短路”的路径,飞机成为了闪
电路径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遇到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
发生雷击时,那么就至少有两个雷击点:一个进口,一个出口。由于
飞机通常是在水平面上前进,所以进口通常在飞机的前部(机头、发
动机吊舱、翼尖等),出口在飞机的后部(翼尖、垂直和水平安定面
的后部、起落架等)。
由于在空中飞机是朝前飞行的,那么每一次雷
击都是沿着机身或发动机吊舱向后走的,因此往往会留下多个雷击点,
这种情况叫做“Swept stroke”。
据统计各种可能的雷击点,可以在飞机上分成以下不同的区域:
(参见FIG。
1)
区域1: 该区域的飞机表面是最易受到雷击的(进口和出口);
区域2: 该区域的飞机表面是最易受到从区域1 开始的雷击扫
荡的;
区域3: 包括除区域1 和2 以外的所有飞机表面,受到雷击的
可能性较低。
但是该区域仍然被两个雷击点(进和出)的电流穿过。
区域1 和区域2 根据雷击的持续时间可以进一步的分为“A”和
“B”两个子区域。“A”子区域产生雷击电弧的可能性较低,而“B”
子区域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较高。
区域1A: 是指该子区域内雷击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较低,比如雷
达罩的静电带或发动机吊舱的边缘、皮托管附近;
FIG 1
区域1B: 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较高,比如大翼、水平安定面、翼
尖等及其后缘;
区域2A: 由于“awept stroke”而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较低,比
如发动机后部,整个机身表面、机翼表面的弦中点附近区域等;
区域2B: 由于“awept stroke”而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较高,比
如区域2A 的机翼后缘。
飞机的设计是基于防雷(lightning protection), 而不是避雷
(lightinng proof)。
避雷针的原理是将雷电的能量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对目标的
破坏。
要实现有效避雷,避雷设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在保护目标前接触雷电
2。 有效接地
由于飞机是在空中飞行,所以不可能将雷电引到地下,因此也就
不可能避雷。
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制定的联邦航空条例 (FAR), 其中FAR
25。
581声明, 飞机一定能受到灾难级闪电的保护。 关于飞机的设备,
系统及安装,需要在任何能预计的情况下发挥其功用。“飞机在雷击
后,,无论其损坏部份是电机设备,电子仪器或结构上都不可以影响
飞机继续安全性飞行。
飞机的设计可以确保将雷击的后果减少到最小,并确保飞机在遭
受雷击后继续飞行,安全着陆。
A320 飞机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确保飞机在雷击后的安全:
1。 所有关键性的盖板在雷击后不会熔化
2。
在复合材料结构中加入避雷条,如雷达罩上装有放电条。
3。 飞机结构设计成良好的导通性(低电阻值),可以避免雷击时产
生过热。
4。 对于雷击产生的电磁干扰:
A。 金属的飞机外壳为内部设备提供屏蔽保护(法拉第效应),
使电荷分布在飞机外部。
B。 对于最为关键的设备提供高等级的保护。如飞机电子仪器
的电线包括电源通讯及控制线都加装有接地金属网 (Shielding)保
护,作用如STP 线.感应雷出现时,感应电场(Magnetic flux)就会
经金属网到飞机的地线,防止各电线出现过压现象,避免仪器损坏.
C。
采取冗余技术(多套设备互为备份)
5。 安装密封性佳、防止火花引爆的结构油箱。
飞机复合材料分布图 1
飞机复合材料分布图 2
三. 避雷
虽然飞机的设计不能避雷,但可以通过探测雷区,进而饶过雷区
从而实现避雷。
在实际飞行中,干雷暴的情况很少,一般以雷雨区的情况存在,
所以可以使用气象雷达探测雨区来确定雷区位置。
注意:气象雷达探测的是雨量的强弱,它显示的颜色与雨量有直
接关系,而与雷区的强度无关。
根据空客资料, 绝大多数雷击事件发生在15000 英尺以下, 因
此起飞,着陆,和保持阶段是最容易发生雷击的。 在起降阶段, 可以
利用ACARS 系统, 及时获得最新的气象信息,对于避雷可以起到一定
作用。
四. 放电刷的作用
A320 系列飞机总共装有41 根放电刷。它的作用是将由于蒙皮和
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释放掉,以避免静电对通信和导航系统的干扰。
如果放电刷失效过多,在某些情况下,通信系统将变的充满噪音。
放电刷与避雷/防雷没有关系。放电刷与雷击存在这样一种联系:
发生雷击后,放电刷往往发生损坏。这是放电刷的形状决定的:在机
翼或操纵面后缘的尖锐元件往往成为雷击的出口。
五. 维护工作
1。
作好雷达系统的维护
A. 通过培训,总结等手段,提高维护人员的维护水平,及时
准确的排除雷达系统的故障
B. 追踪雷达发展信息,及时组织完成雷达设备的改装,消除
被确认的故障,保证雷达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2。 对于出现的雷达罩放电条,搭铁线等的破损,及时修复,使飞
机保持良好的防电水平。
3。 由于雷击可能发生在飞机的任何部位,所以重要的是在雷击
后,严格按照工作单完成雷击后的检查,测试和修理,严格按照MEL
和SRM 放行飞机。
4。 不断总结雷击维护经验,提高雷击维护水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