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介绍麻竹、绿竹、勃氏甜龙竹的习性、特点、经济价值?

全部回答

2007-06-29

0 0
    绿竹属 属中文名:绿竹属 属拼音名:lvzhushu 属拉丁名:Dendrocalamopsis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中国植物志:09(1):137 概述: 竿较高大,近直立,单丛生;节间圆筒形,竿壁厚。
  箨鞘质地坚韧,顶端截形或两肩部广圆;箨耳存在,较显著;箨片通常直立,但亦可外翻,其基部宽约为箨鞘顶宽之半(个别种则为1/3)。  竿每节分枝数较多,主枝显著。叶片较大,但在同一具叶小枝上也常混生有较小的叶片,小横脉多少可见。
  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通常较短,体圆或两侧扁,先端尖锐;苞片1-5,全部均具腋芽或上方1或2片无芽;小穗含5—12朵小花,小花排列紧密,顶端小花通常不孕;小穗轴短缩,在小花间决不外露,质地较坚韧而不易折断,常使小穗整个脱落;颖1或2片;外稃具多脉,先端渐尖;内稃较其外稃为甚窄,背部具2脊,脊上和边缘均生纤毛;鳞被3,近同形,常为卵状披针形;雄蕊6,花丝分离,花药隔伸出呈小尖头状,其上还生小刺毛;花柱1,稀可2裂,较短或功;可延长,柱头通常3,稀2或1,羽毛状,子房全体密生小刺毛,在横切面上可见有3 维管束。
    颖果。模式种: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Munro) Keng f.原产我国台湾省淡水。本属已知有9种,除缅甸有1种报道外,我国计有8种、1变种和1变型,均为华东及华南的特产。
  笋大都可食而味美。 所有物种: 大绿竹 大头典竹 吊丝单 吊丝球竹 吊丝球竹(原变种) 花头黄 黄麻竹 苦绿竹 绿竹 绿竹(原变型) 绿竹属 孟竹 勃氏甜龙竹 勃氏甜龙竹 种中文名:勃氏甜龙竹 种拉丁名: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unro) Kurz 种别名 :勃氏麻竹 (南京大学学报),甜竹、甜龙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牡竹属 属拉丁名:Dendrocalamus 国内分布:产云南德宏。
     国外分布:缅甸原产。模式标本采自缅甸掸邦南部。 海 拔:600-2000 命名来源:[Prelim.Rep.For.Veg.Pegu.App.B. : 94。
   1875] 中国植物志:9(1):189 组中文名:牡竹组 组拉丁名:Sect.Dendroealamus 亚属中文名:牡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  Dendrocalamu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10—15米,直径10—12厘米,梢端下垂乃至长下垂,在高2米以下的各节环列气根;节间长34—43厘米,幼时被以纵行排列的白色绒毛,壁厚3厘米;竿环不隆起;节内长2厘米,节内和节下方均具一圈灰白色至棕色绒毛环;主枝1,甚发达,惟有时可无主枝,其余枝条纤细,能向外翻而包围竿节四周。
    箨鞘早落,革质,红棕色至鲜黄色,背面具白色短柔毛;箨耳小;箨舌高1厘米(原记载0.5-0.7时),上缘深齿裂;箨片外翻或近于直立,基部宽为箨鞘口部宽1/3—1/2。叶鞘外面贴生白色小刺毛;叶舌高1。
  5—2毫米;叶片大小有变异,长23—30厘米,宽2.5—5厘米,下表面具柔毛,次脉10一12对。  花枝呈鞭状,节间长2.5—3.8厘米,一侧扁平,密被锈色柔毛;花枝各节丛生假小穗5—25枚,成簇团时其球径为1.3-1.8厘米;小穗卵圆形,略具微毛,长7—9毫米,宽4—5毫米,紫褐色,先端钝,含2—4朵小花;颖1或2片,长4毫米,宽3.5毫米,具10脉,先端具小尖头;外稃类似颖片,长5—6毫米,具16—20脉;内稃背部具2脊,脊上生纤毛,脊间宽1.6毫米,具3脉,先端尖或具2尖头;鳞被常缺,但有毫米;叶片长16—20厘米,宽1.5—2.5厘米,下表面的基部生有白色柔毛,次脉6—9对。
    花枝的节间长3—6.5厘米,一侧具沟槽,密被绣色绒毛,每节着生5—25枚假小穗,其簇团的直径为1—1.8厘米;小穗具微毛,含2或3朵小花,全长7—8毫米,宽2—3毫米;颖2片,长4毫米,宽4.5毫米,有光泽,两面均具微毛,背脊的上部具长纤毛,边缘亦生纤毛;外稃与颖相类似,长5.5—7毫米,宽4—5毫米,具15脉,先端具小尖头,其长为0.2-0.5毫米;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背部具2脊,脊上生纤毛;花药长3—4毫米,成熟时伸出花外,先端具细小尖头;花柱细长,无毛;柱头单一,与花柱近等长,羽毛状。
    果实未见。 产地分布:产云南德宏。缅甸原产。模式标本采自缅甸掸邦南部。 本种提示:本种的原记载未对竿箨进行描述,可能是标本不全。原作者A.Camus估计“箨可能非常大而无毛”,但我国的标本(德宏傣族称为“埋桑”者)则是箨鞘背面被毛的。
   。

2007-06-29

185 0
祥见 开放词典 麻竹 绿竹 勃氏甜龙竹 有图片

2007-06-29

221 0
    绿竹属 属中文名:绿竹属 属拼音名:lvzhushu 属拉丁名:Dendrocalamopsis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中国植物志:09(1):137 概述: 竿较高大,近直立,单丛生;节间圆筒形,竿壁厚。
  箨鞘质地坚韧,顶端截形或两肩部广圆;箨耳存在,较显著;箨片通常直立,但亦可外翻,其基部宽约为箨鞘顶宽之半(个别种则为1/3)。  竿每节分枝数较多,主枝显著。叶片较大,但在同一具叶小枝上也常混生有较小的叶片,小横脉多少可见。
  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通常较短,体圆或两侧扁,先端尖锐;苞片1-5,全部均具腋芽或上方1或2片无芽;小穗含5—12朵小花,小花排列紧密,顶端小花通常不孕;小穗轴短缩,在小花间决不外露,质地较坚韧而不易折断,常使小穗整个脱落;颖1或2片;外稃具多脉,先端渐尖;内稃较其外稃为甚窄,背部具2脊,脊上和边缘均生纤毛;鳞被3,近同形,常为卵状披针形;雄蕊6,花丝分离,花药隔伸出呈小尖头状,其上还生小刺毛;花柱1,稀可2裂,较短或功;可延长,柱头通常3,稀2或1,羽毛状,子房全体密生小刺毛,在横切面上可见有3 维管束。
    颖果。模式种: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Munro) Keng f.原产我国台湾省淡水。本属已知有9种,除缅甸有1种报道外,我国计有8种、1变种和1变型,均为华东及华南的特产。
  笋大都可食而味美。 所有物种: 大绿竹 大头典竹 吊丝单 吊丝球竹 吊丝球竹(原变种) 花头黄 黄麻竹 苦绿竹 绿竹 绿竹(原变型) 绿竹属 孟竹 乌脚绿 勃氏甜龙竹 勃氏甜龙竹 种中文名:勃氏甜龙竹 种拉丁名: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unro) Kurz 种别名 :勃氏麻竹 (南京大学学报),甜竹、甜龙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牡竹属 属拉丁名:Dendrocalamus 国内分布:产云南德宏。
     国外分布:缅甸原产。模式标本采自缅甸掸邦南部。 海 拔:600-2000 命名来源:[Prelim.Rep.For.Veg.Pegu.App.B. : 94。
   1875] 中国植物志:9(1):189 组中文名:牡竹组 组拉丁名:Sect.Dendroealamus 亚属中文名:牡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  Dendrocalamu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10—15米,直径10—12厘米,梢端下垂乃至长下垂,在高2米以下的各节环列气根;节间长34—43厘米,幼时被以纵行排列的白色绒毛,壁厚3厘米;竿环不隆起;节内长2厘米,节内和节下方均具一圈灰白色至棕色绒毛环;主枝1,甚发达,惟有时可无主枝,其余枝条纤细,能向外翻而包围竿节四周。
    箨鞘早落,革质,红棕色至鲜黄色,背面具白色短柔毛;箨耳小;箨舌高1厘米(原记载0.5-0.7时),上缘深齿裂;箨片外翻或近于直立,基部宽为箨鞘口部宽1/3—1/2。叶鞘外面贴生白色小刺毛;叶舌高1。
  5—2毫米;叶片大小有变异,长23—30厘米,宽2.5—5厘米,下表面具柔毛,次脉10一12对。  花枝呈鞭状,节间长2.5—3.8厘米,一侧扁平,密被锈色柔毛;花枝各节丛生假小穗5—25枚,成簇团时其球径为1.3-1.8厘米;小穗卵圆形,略具微毛,长7—9毫米,宽4—5毫米,紫褐色,先端钝,含2—4朵小花;颖1或2片,长4毫米,宽3.5毫米,具10脉,先端具小尖头;外稃类似颖片,长5—6毫米,具16—20脉;内稃背部具2脊,脊上生纤毛,脊间宽1.6毫米,具3脉,先端尖或具2尖头;鳞被常缺,但有毫米;叶片长16—20厘米,宽1.5—2.5厘米,下表面的基部生有白色柔毛,次脉6—9对。
    花枝的节间长3—6.5厘米,一侧具沟槽,密被绣色绒毛,每节着生5—25枚假小穗,其簇团的直径为1—1.8厘米;小穗具微毛,含2或3朵小花,全长7—8毫米,宽2—3毫米;颖2片,长4毫米,宽4.5毫米,有光泽,两面均具微毛,背脊的上部具长纤毛,边缘亦生纤毛;外稃与颖相类似,长5.5—7毫米,宽4—5毫米,具15脉,先端具小尖头,其长为0.2-0.5毫米;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背部具2脊,脊上生纤毛;花药长3—4毫米,成熟时伸出花外,先端具细小尖头;花柱细长,无毛;柱头单一,与花柱近等长,羽毛状。
    果实未见。 产地分布:产云南德宏。缅甸原产。模式标本采自缅甸掸邦南部。 本种提示:本种的原记载未对竿箨进行描述,可能是标本不全。原作者A.Camus估计“箨可能非常大而无毛”,但我国的标本(德宏傣族称为“埋桑”者)则是箨鞘背面被毛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