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银行理财产品中什么是挂钩理财产品?信用挂钩理财产品又是什么 ?

银行理财产品中什么是挂钩理财产品?信用挂钩理财产品又是什么 ?

全部回答

2007-06-28

0 0
    是指理财产品与银行股挂钩,与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通常不会很安全,即使是与银行股挂钩。信托是否安全主要看担保和托管机构! 教你怎样进行家庭理财 1储蓄:仍是百姓最爱 储蓄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已根深蒂固于百姓的思想观念之中。
  因此,在新的一年仍将是百姓最爱。有专家分析,政府为了适度控制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会采取提升利率手段,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的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在2005年,储蓄在新品种的推出上也是创新不断。
  而商业银行在外汇储蓄利率上的差异以及银行理财产品门槛的提高都为储蓄作为理财方式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2外汇:外资银行进入获利空间加大 专家认为2006年外汇理财产品仍居主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到2006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将会对外资机构全面放开。
    由于外汇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且购买方便,因此在2006年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会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选择。 此外,由于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外汇理财产品会出现较大变化,外资银行利用自身在海外的优势,通过与海外市场挂钩,推出挂钩型的外汇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中很多预期年收益高达10%以上,对内地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到那时,外资银行除了活跃在外汇理财市场上,还会做信用卡、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 3保险:投资型将成热点 目前寿险市场上,投资类险种的份额大概占80%以上。投资类保险正逐渐成为人们理财生活的一部分。
  2006年,随着国内的股市、债市的市场行情逐步回升,以及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外运用的相关限制的松动,投资型保险的收益将可能会提高。  因此,收益类险种仍有望成为明年投资热点。
   专家分析,目前分红险仍是投资型保险的主力。2006年分红险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而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水平的提高,分红水平也有望改善。以分红健康险为例,在分红型终身寿险的基础上,附加了重大疾病保险、人身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多重责任,使保障更全面。
    而养老险添加了分红功能,可以抵御升息及通货膨胀风险,红利可以转换成保额 4炒股:仍有机会 2005年股改速度加快,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落实和兑现,并且随着股价的回落,多数股票的市盈率降低,投资价值凸现。
  有专家预测深沪股市场将有可能通过调整来终结持续5年的熊市趋势。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持技术创新、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农村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安全感和生活质量”的目标,相关政策措施也将在2006年开始陆续出台和实施,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能源、机电设备、银行、制药等行业的股票。
   5基金:风险与诱惑同在 有统计显示,在“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当中如果考虑到成本因素,2005年以来让投资人没有盈利的基金将占全体基金总数的80%以上;在“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当中,51只基金里仅有1只基金的净值有折损,统计数据相当让人惊讶。
    投资基金的风险明显多于诱惑。 专家预期明年股市将出现牛熊转折的行情,基金的净值将会随之提升,投资收益率较今年会明显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别封闭式基金即将到期,“封转开”或到期清算都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收益。
   6信托:闪耀的新星 中国信托业已经结束了数年的“盘整”期,开始走上规范发展之路。  据统计,2005年11月份国内共有23家信托公司推出了52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规模高达65。
  3亿元,与10月份相比,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了92。59%和195。14%,发行数量和规模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由此可以预见,2006年信托产品将进入发行的高峰期。  经过清理整顿后的信托公司更加规范,多数信托产品都是由上市公司、大型集团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单位提供担保,某些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信托还由地方财政部门提供担保,风险相对较小,所以,2006年信托产品将更加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7国债:广受追捧 总体来看,由于2005年的国债各品种价格普遍大幅上扬,收益率则下滑很多,因此可以预计2006年市场提供的系统性机会将明显减少。   不过,正因为未来利率预期稳定,又有相当宽裕的资金面,因此债市整体态势可能呈中性,2006年债市二级市场仍存一定的差价空间,个人投资者还有一些波段操作赚取短期差价的机会。
  当然,为了避免风险,个人在新年投资国债建议应以中短期品种为 8债券:不断升温 2005年债券市场风光无限,上证国债指数一年的最高涨幅接近15%,一些长期债的收益超过25%,债券投资者取得了大丰收。
     但是,随着债券价格的飙升,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降低,10年以上期限长期债的收益率低于3。6%,5~7年的中期债的收益率在2。4%~2。8%左右,已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短期债的收益率水平和储蓄利率相差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债券价格继续大幅度走高,导致收益率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但由于市场上资金依然充沛,特别是受房贷增长放缓的影响,银行资金大量增加,使得债券市场也不太可能出现大的调整。
  一旦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倒是投资者介入的一个好时机。因此,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继续持有债券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经济研究
股票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