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3岁男孩吃手、攻击与转园

  我儿子,2周11个月了,很小时,就爱摸耳朵,从1岁4个多月起开始吃左手大姆指,上幼儿园11个月了。他是2004年5月9日的插班生,当时,他的启蒙老师告别好,我也特别注意,入园基本没出大问题,但仍哭闹了大概有2个月。他们班上男孩子不少,且大多比他大不少,适应后,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闹。
  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他爱推小朋友,打小朋友,甚至咬小朋友,,他攻击的小朋友大多是女孩,或者是一些他眼中的弱者。 暑假期间,换老师,大部分同学升班,因为班上孩子少,老师发现他表现挺好,同时,也发现他吃手的问题。后来开学了,小一班有好多新朋友来了,他表现也比较活跃,可是,开始教学了,他似乎有点坐不住,尽管也学了不少东西,但太爱跟班上另一个特聪明的哥哥乱跑,老师开始跟我们家长谈话,认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安稳一些。
  我们也特别注意,后来,孩子在绘画上进步很大,但攻击人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有时在接孩子时,眼看着,他就招惹人家。除了自己赔不是,给孩子讲清是非,尽量帮助他认错道歉,我在小朋友、家长们和老师面前特不好意思。对这个事情,我从内心里特别重视。后来,又放寒假了,班上孩子又少,儿子又表现得特别好。
   我想,除了,幼儿园班容量大、课程内容、老师教育风格等,儿子的攻击问题更主要地是与孩子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他爸爸,完全是出于父子情深,几乎不讲科学育儿,因为忙,也不能经常陪他,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多,我呢,问题更大,不自信,不智慧,动手能力也差,身体也不是非常好。
  养儿子,几乎是硬着头皮,是出于责任,而不是更多地出于母子情深,特别是在儿子情绪差时,我自己甚至会控制不住地跟孩子较劲。我知道,我在儿子心目中,肯定有些权威缺失。但我还是尽量注意克制的。儿子小时侯,爷爷、奶奶和保姆一起帮我们带。其实,儿子上幼儿园之前,就经常吓唬比他小四个月的孩子。
  我还记得,有个10来岁的孩子爱挑逗我们孩子,儿子特烦他,但,那个孩子几乎每次都要把我们弄哭,后来,我们发现,他开始反抗那个孩子了。 现在,儿子班上又有几个插班生,再加上,儿子时常欺负小朋友、给老师惹麻烦,他也表现为早上不愿进教室。以前,每次攻击小朋友受批评后,第二天,也会出现这个情况。
  我也注意给孩子讲,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包括爸爸、妈妈在内也会犯错误,但,只要知错改正就是仍然是好样的。和表现好时受表扬一样,做错事情,也需要有人提醒自己做错了,关键是错了要改。可是,儿子就是这么听不了反面意见。我也能感觉他压力特别大,尽管吃手好转许多,他的左手大姆指明显比右手大姆指粗,皮肤粗糙,而且因为唾液,他的左手大姆指爆皮,出血,那么小的手,血口都将近1厘米,他翘着手指头,不敢使劲碰,也再轻易往嘴里放。
  但,偶尔,我们发现,他又把右手大姆指伸到嘴里。他爸爸上五年级时,还记得自己咬大姆指。怎么办,儿子本身就有这么复杂的问题,再加上他还经常攻击他人,好发愁。孩子肯定是统一的有机体,那我该怎样帮助我的儿子呢?我知道不能着急,我想解决问题,帮帮我,我愿意一点一点做。 在孩子让老师不耐烦的开始阶段,他们班主任曾在气头上,跟我说过,她在事发当时,给孩子说过“我不要你了”。
  我只是从理解老师的角度对待这句话。后来,她也充分肯定孩子,但还是说过这句话,不止一次。本来,孩子在进这个幼儿园时,我也做了让他满3周再转省直幼儿园的准备,但,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孩子离开本已熟悉的环境。虽然,我也去省直幼儿园详细了解过,确实觉得省直幼儿园的设施、教学、师资更规范。
  但,我还在犹豫。但是,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同时送儿子上幼儿园,用了好长时间,孩子还是大哭一场。儿子该转园吗,如果转园,儿子能适应吗?那里的班容量也不小。转园适应的代价该怎样支付,该怎样降到最低呢?多谢指导。 。

全部回答

2005-04-08

0 0
最好是带孩子去看看儿科专家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相信会得到圆满解决的。

2005-04-16

40 0
     幼儿应多正面教育,严禁小题大做! 1、“很小时,就爱摸耳朵,从1岁4个多月起开始吃左手大姆指”,这很正常。 2、“上幼儿园适应后,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闹”,这不很好吗。
   3、“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他爱推小朋友,打小朋友,甚至咬小朋友”,这不 好。  但你调查了解了吗?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如果是无意识的,不必责骂, 帮助他克服。
  如果是有意识的,更不应责骂,帮助他分析原因,慢慢加以纠正。 4、“他攻击的小朋友大多是女孩,或者是一些他眼中的弱者”。不能叫“攻击”, 尤其当他面。他知道什么叫“攻击”吗!我从不赞成有些“专家”、“医生”的 说法,不相信幼儿也有“攻击”性!真那样,世界末日来临了。
       5、结论: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比如教他学习尊敬、关心、帮助别人,把自己好吃、 好玩的东西给别人。教他一些牵手、亲吻、拥抱…… 6、转园好。
  这是显而易见的。楼上各位说得很多很好,不重复了。 祝你顺利,孩子天天向上! 咨询Email- @ 。

2005-04-07

42 0
你儿子可能体内缺锌,缺锌的孩子吃手且好动.我儿子原来也是吃手,从小一直在纠也没纠过来,还有特别好动,后来我带他去化验了血锌,发现缺锌缺铁,吃了医院开的补锌药(好象还有补铁的),两个星期后就不再吃手了,好动好象也有好转.你可以试试,祝你早日解除烦恼.

2005-04-01

40 0
可怜天下父母心!关于吃手指的问题有几位仁兄回答的很好,我就不补充了。你的儿子不是什么多动症,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可以转园试一试,一个新的环境可以给他新鲜感和好奇心,正规的幼儿园可能会更规范地科学地教育孩子呢,希望老师能为你孩子的好朋友,这样会更好的与其沟通,他也会更听话些。

2005-04-01

9 0
孩子身体里缺少些什么,让他不得不“动”。 补吧!

2005-04-01

41 0
    别怕,我在安慰自己 ●张劲松   宝宝吃手指是不是有害的行为?儿子喜欢不停地摸被子,是否心理有问题?活泼可爱的小强睡觉前总要用头撞床垫,会不会影响大脑?   年轻的父母们经常对宝宝的一些奇特行为迷惑不解:喜欢吸吮手指;一安静下来就拿着一条丝袜子揉搓;每天带着玩具熊形影不离;揪着自己的耳朵,甚至以头撞击物体才能入睡等等。
    这些行为显得很固执,难以用其他的事情取代,如果强行剥夺,就会导致孩子哭闹。然而,父母们更担心这些行为会不会对孩子有害?其实,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这些都是婴幼儿的自我安慰行为。
     孩子的自我安慰,就是设法使自己感到舒服,缓解不安或不愉快。自慰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入睡前、玩后休息时或者感到不安的时候。  这是一种天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而且经常会形成某种习惯性的行为。
  例如:吃手指,咬着一个心爱的玩具而不肯换其他的玩具,手不停地卷或摸被子,摩擦一条柔软的布条直至又脏又破,用小手不停地卷着头发,有的孩子用手敲自己的头,用头撞枕头、床头甚至撞墙等等。这些自我安慰的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最终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被放弃。
    下面介绍几类自我安慰行为,帮助家长了解起因并消除误解。   宝宝吸吮手指是否有害?   几乎所有的婴儿都喜欢吸吮手指,甚至有滋有味地发出响声。新生儿会反射性地吸吮任何碰到嘴边的东西,这是一种求食的本能,是不用学的。
  当婴儿偶然将手放在嘴边时,会发现吸吮手指真是既舒服又愉快,吸吮其他物体的现象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种行为就这样持续下来,并成为习惯。因此,孩子吃手指并不是有什么病,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婴幼儿期,是阶段性的,大多数儿童的吸吮喜好在幼儿期至开始上小学时(即3~6岁期间)逐渐被放弃。
     吸吮手指的习惯是否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呢?国外研究显示,虽然可能会影响乳牙的排列整齐,但对恒牙的发育并没有什么危害。  一旦儿童放弃了此习惯,任何对口腔和乳牙的不良影响也会逐渐消失。
  通常的婴幼儿吸吮手指也不意味着有情绪和躯体的障碍,但如果吸吮手指的时间过多,而且持续至较大年龄,家长可以设法用有意义的事情吸引孩子的兴趣,如与孩子一起游戏、讲故事,并请专家检查孩子的心理行为的状态。
     现在,有些国家流行使用安慰奶嘴。  吸吮安慰奶嘴是否比吸吮手指好呢?不是。宝宝吸吮手指时,可以自由地放进取出,也可以玩弄或发出声音;而吸安慰奶嘴却没有这么自由,很容易掉落、弄脏。
  如果孩子已经接受安慰奶嘴,一定要选用底部有通气孔,安全无毒的产品。但不论吸吮什么,都要注意卫生。   “宠物”形影不离,是否应制止?   任何填充布玩偶、长毛绒动物以及非玩具的物品,如手帕、枕头、毯子甚至柔滑的丝袜、衣服、面料等,都可能成为孩子自我安慰的“宠物”。
    多数孩子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用,如睡觉的时候要抱着枕头或玩偶、手捻被面才可入睡。也有的孩子将“宠物”随身携带,形影不离,脏了破了也不肯丢弃。对于后者,不应该强行阻止,而要区别对待。
     随着自主性的发展,很多幼儿从2岁开始,不再完全依恋父母,还表现出对物体的依恋。  这种依恋虽然不能替代对父母的依恋,但可以使他们得到一定的安全感,同时,这些物体还可以被幼儿随意控制。
     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的儿童,这种对物体的依恋就不是异常的,与孤独症或某些心理障碍儿童的对物依恋很容易区别。幼儿对物体的依恋可持续到上小学前。随着自信心的发展和对外界兴趣的增加,孩子会很快放弃他的“宠物”。
       对孩子依恋他的心爱之物一般不要干涉,更不应生硬地制止甚至强行夺走孩子的依恋物。如果孩子对依恋物显得过分紧密,例如:不能分离哪怕是几小时、脏了不让洗、找不到不能入睡、破旧了不肯扔等等,则可适当限制或采取措施。
  如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清洗,准备两个一样的“宠物”交替使用或备用,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来说服孩子不要将容易掉毛的长毛兔子放在吃饭桌上。  总之,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清洁和安全。   以头撞击,脑子有毛病吗?   很多孩子在婴幼儿期有击打自己身体的现象。
  不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都可能用头或手敲击桌子、床、墙。父母会惊讶地发现,宝宝高兴的时候突然击打自己胸部或是扇打自己稚嫩的小脸,这种现象与孩子的发育特点有关,一般情况是正常的、无害的。  有些孩子会表现出有节律的撞击,如睡觉前用头“砰砰”地撞击几下床垫。
  这是因为婴儿在6个月左右发展起节奏感,如随着节奏感强的音乐躺在摇篮里踢来踢去,他们很喜欢节奏,也逐渐会制造出一些节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设法造出各种不同的节奏,例如:有节奏地发音、“砰砰”的敲击、摇头、扭动、在床上反复地上下蹦,节奏可以使他们感到愉快或是缓解不愉快的情绪。
    他们在进行这些事情时,往往显得自得其乐,全然不顾家长是多么担心他们会伤害自己,有时越是看到家长担心的样子,他们反而越得意。   如果你的孩子看上去是快乐的,而且发育一直是正常的,就不必忧虑孩子的脑子是否有毛病、心理是否有问题。
  正常的孩子一般不会撞伤自己,这种有点危险的自我安慰的方式,一般几个月就过去了。  不过,家长也要注意是否有意外性的危险。如在撞击的物体上是否有尖利的东西;防止孩子过于兴奋,不小心摔到床下。
  如果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在语言和行为表现上有异常,或是经常情绪不好,则应尽快就医。   婴幼儿在各个发育时期充分显示着自我的特点,不要奇怪他们还有什么本文未提到的自我安慰方法。  这些现象大都是阶段性的,一种现象可能持续几星期、几个月,或更长。
  如果无害就顺其自然,如果有潜在的危险,就设法以有益、有趣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转移孩子注意力的策略:   1。给孩子一个让他感兴趣并能动手玩一会儿的玩具。
     2。  与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如拍手、传球、玩偶表演等。   3。给孩子做睡前全身按摩或捏脊。   4。给1~2岁的婴儿可做床上的被动操。   5。可用随时发生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如倾听窗外鸟叫或汽车声、看下雨等。
     6。当注意力只能暂时被转移时,不妨连续多用几种方法,千万不要气馁。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