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起源、表演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这些对联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皮影的魅力。
从《秋菊打官司》、《大明宫词》、《钟无艳》等许多影视剧中我们也曾耳闻目睹了皮影的唱腔和倩影。
谈到皮影,就不能不提及陕西,也更不能绕过华县。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皮影之父”,更是中国戏曲和世界电影的源头。8月25日,一场高规格的“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暨产业开发研讨会”将在我省召开。 而今年以来,以惠焕章 戴伟为代表的我省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致力于华县传统皮影戏资源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新近首次推出的《华县皮影珍藏版》资料珍贵,考证准确,有声有色地封存住了华县皮影的星花旧影。
---...全部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这些对联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皮影的魅力。
从《秋菊打官司》、《大明宫词》、《钟无艳》等许多影视剧中我们也曾耳闻目睹了皮影的唱腔和倩影。
谈到皮影,就不能不提及陕西,也更不能绕过华县。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皮影之父”,更是中国戏曲和世界电影的源头。8月25日,一场高规格的“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暨产业开发研讨会”将在我省召开。
而今年以来,以惠焕章 戴伟为代表的我省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致力于华县传统皮影戏资源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新近首次推出的《华县皮影珍藏版》资料珍贵,考证准确,有声有色地封存住了华县皮影的星花旧影。
-----------
皮影 陕西是中国皮影的摇篮
2000年天籁之音悠悠委婉,倾不尽人世苍凉绵绵绝唱。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做屏幕(屏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基本像小电影的银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
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娴熟,令人眼花缭乱。
早在汉文帝时代,就流传着一首关于皮影起源的诗:“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朝,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娴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和发展。皮影戏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
华县皮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戴伟同志、美图文化传播的惠焕章同志告诉记者,四川大学姜玉祥教授在《中国影戏》一书中曾说:“中国影戏从陕西发源,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该书中还说道: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
陕西皮影戏优雅、细腻、悦耳动听,其影偶制作之精美、表演技术之巧妙,影调之复杂,剧本之高雅,外省人罕有其匹。
而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盛。
”众多的史料典籍都证明中国影戏之摇篮在陕西。
---------------------
华县皮影 戏曲和电影的源头
陕西皮影大体可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尤以东路的华县皮影为最。
华县皮影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它产生于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取“来自华县的皮影戏”之意。因此,国内外专家们一致的观点认为,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皮影之父”、“中国戏曲之父”,而且也是“世界皮影之父”和“世界电影之祖师”。
据惠焕章介绍,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秦川牛皮,经过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个个堪称艺术精品。二是演唱功底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平均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5个人个个身怀绝技。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继承了2000年传统精华,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戏曲艺术之绝唱。
在华县及周边各县农村,每逢家中举办婚丧大事,给老人祝寿、立碑,给孩子过满月、新房盖成,甚至哪家母牛生了两个以上牛犊等等,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唱戏。华县皮影演出的最大好处:一是剧班人员少,5个人就可组成一个剧团,演出方便,成本极低;二是戏目品种多,一个剧组可以演出多达200多个本戏,50多个折子戏,可以根据邀请者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剧目,随点随演,不受限制。
有时华县皮影艺人会应邀到外地演出,足迹遍及西安、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近几年来,还先后多次赴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交流。
------------------------------
华县皮影珍藏版 为华县皮影写真
华县皮影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灭绝的命运,抢救华县皮影已刻不容缓。
据惠焕章介绍,目前华县皮影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人才后继无人,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活动交流阵地,人才已经青黄不接,能登台演出的,前声(主唱)仅剩8人,板胡手(下档)仅剩3人,签手(挑线)仅剩3人,后台(坐槽)仅剩2人,二弦(上档)仅剩3人,不少人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37岁,几乎均无继承者。
二是乐器道具流失严重。华县皮影的乐器,除板胡外,均为艺人手工制造,没有替代品,各种乐器总数不足50件,目前全县传世皮影箱仅存5套。此等现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抢救华县皮影,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正是出于这种强烈的历史紧迫感和社会责任心,采用现场直录的办法,对濒临灭绝的华县皮影戏进行抢救性录制。由于影戏内容繁多,仅本戏就有数百种,折子戏也有上百种。本戏平均每集达4小时左右,故而工程量非常浩大。
“由于皮影戏不像雕刻造型可以通过“物”的形式长期存在,皮影戏是通过“形”的形式存在,并转瞬即逝,如果目前再不能将其尽快摄录保存,很多戏曲品种将逐渐失传,以后再想保存就不可能了,因此抢救摄制华县皮影戏曲已成燃眉之急。
”惠焕章说。
经过惠焕章等人历时半年的努力,一套精美的《华县皮影珍藏版》终于制作完成。它由皮影戏光碟、皮影戏剧情简介、皮影雕刻作品三部组成。据惠焕章介绍,皮影戏光碟,是采用现代电视纪录片制作手段,参照电视戏曲片播出标准,拍摄完成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华县皮影戏曲片。
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在画面上配有唱词字幕,使人们能够完整准确地欣赏到正宗的华县皮影,从而体会到华县皮影真正的艺术境界。皮影戏剧情简介,是配合皮影戏光碟的辅助产品,帮助欣赏者增强其回味时的美妙感受。
皮影角色雕刻作品,以人物为主,这些皮影造型,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精美艺术品,足以令人们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华县皮影戏剧目现仅存本戏100部左右和折子戏50部左右。华县皮影珍藏版,按照1个本戏(3—4张碟VCD)或4—7个折子戏(3—4张碟VCD)为一个单元,将华县皮影戏剧目陆续推出。
本册所收藏的剧目为7个折子戏:《珊瑚塔大审》、《血溅鸳鸯楼》、《刀劈韩天化》、《韩家庄》、《卖杂货》、《王允献连环》、《杀船》。
“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皮影爱好者欣赏要求的同时,华县皮影珍藏册本身也是极好的收藏精品。
华县皮影已濒临灭绝,就在我们对华县皮影戏进行抢救性拍摄的同时,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离开,有的剧目已经在失传中。因此,我们所拍摄的每一个剧目,都堪称绝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珍贵的资料价值,必将与日俱增。
收藏华县皮影珍藏册,完全可以说是奇货可居,若干年后,必将成为无价之宝。”
------------------------------------------
陕西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是皮影的发源地。
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并且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
碗碗腔,亦称时腔,曾用名华剧, 以小铜碗主奏击节而得名,又称阮儿腔,流行于陕西东部华阴、华县、大荔(包括原朝邑)、蒲城、渭南、临潼、澄县、白水、富平、及陕北、陕南、晋南一带。
根据现有史料查证,远在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碗碗腔已相当流行,各种唱板已相当齐备,且产生了有名的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说明了碗腕腔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至少经历了三百年以上的历史。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
它的唱腔板式有:慢板、紧板、滚板、闪板、垫板、二导板、观灯、过关等。
另有如花花腔、叠腔这样的采腔。它的各种板式又分“哭音”、“花音”两大类,唯滚板、叠腔只有哭音无花音;而观灯、过关反之。慢板和紧板又有俗称“三不齐”的唱法。由此可以看出:碗碗腔的声腔体系还是比较完整和丰富的。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丰富,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种。其中最出名而经常上演的有《金碗钗》、《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等。
除《金琬钗》外,其它十本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碗碗腔的名艺人,在二华(华阴、华县)有史长财、段转窝、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等;大荔有张立儿、疙顶、王四贵、王凤堂、金奎、雷文立等,渭南有参苗子、齐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谢德龙等。
民间流传说:“齐喜王曼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见这些人在群众中是享有盛名的。
------------------------------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 含义深刻,个个勘称艺术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极深。
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
皮影戏,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喊它灯影子戏,喊它五人忙。
皮影戏在陕西华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籍可考的就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初解放的时候,陕西华县地区名字叫得响的皮影班社就有18家之多,等到20 世纪 60年代仅大明镇就活动着名字叫得响的四家班社,依次为:光艺社、光华社、光庆社和光明社。
这4家皮影社为华县碗碗腔皮影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十年“文革”当中,民间艺人为保存优秀的碗碗腔皮影戏不被铲除和划归 “封资修”的范畴,依当时的社会潮流对皮影戏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改良”,停止了“十大本”的演出,排演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现代剧目。
这一“简化”和“改良”从正面来说起到了保护民间艺人的作用
先后保护了赫炳黎、潘京乐、李武喜等一大批民间老艺人的不被冲击。从负面来看,这种“改良”简化了早期民间皮影戏的丰富性和多样多意性,烧毁了大量 “书房夹子”“宫殿夹子”“绣阁夹子”“兵器夹子”,所谓“夹子”就是皮影的背景环境,它是皮影艺术
必不可少的环境准备,致使碗碗腔皮影艺术沦落为现在的“只剩下桌子、椅子等几件简单的影戏夹子”的现状。
在华县民间,振兴“碗碗腔皮影戏”的呼声很高,但这种呼声只在乡村和集镇得到回声。在县城里,我们寻找不到活着的碗碗腔和皮影的踪迹,我想很快皮影和
皮影戏的那些事情就会出现在博物馆,出现在旅游品的陈列柜里。
碗碗腔皮影戏以简单易行而著称,有“一口叙 说 千 古事,两手舞
动 百 万 兵 ”的 艺 术 特色。它的具体 分 工 为 :一 个 前 首 ,前首司唱工,一个人兼唱生旦净末丑,唱说敲打一个人完成;一个灯底下,也叫挑签手,皮影里“两手舞动百万兵”的形象表演就是由“灯底下”挑签表演的;一个上档,也叫硬弦,主要司演奏硬弦和唢呐的工作,当地流行有“要得闲,二股弦”的老话;一个下档,主司板胡与吹响器(唢呐);一个后槽,司大锣、马锣、梆子及碗碗
(钟)。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自古就是由五个人组成,民间也有叫他们“五人忙”的。五个人协调一致、严密精练、分工明确。现在大明镇“光华社”的成员里年龄最大的岁,只有一个年轻人,年龄也已 岁。他不无骄傲!" ***地对我说:“我是皮影戏班里最年轻的!我是‘灯底下’,也叫挑签儿的!”
摘自:鹤坪。
最后的民间——陕西华县碗碗腔皮影艺人写真。 税收与社会 ,2002,(10)
-------------------------
最后说一下:
楼上的,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