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2006年上海语文中考考卷?
北京的不行吗?
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新课标(海淀课标卷)
语 文
第1卷积累•运用(26分)
一、本题共8分。全部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怠慢(dài) 聆听(líng) 迥然不同(jǒng)
B.丰腴(yú) 歼灭(qiān) 言简意赅(gi)
C.秀颀(qí) 俯瞰(kàn) 潜移默化(qiān)
D.琐屑(xiè) 恐吓(xià) 浮光掠影(lǖè)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燕雀...全部
北京的不行吗?
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新课标(海淀课标卷)
语 文
第1卷积累•运用(26分)
一、本题共8分。全部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怠慢(dài) 聆听(líng) 迥然不同(jǒng)
B.丰腴(yú) 歼灭(qiān) 言简意赅(gi)
C.秀颀(qí) 俯瞰(kàn) 潜移默化(qiān)
D.琐屑(xiè) 恐吓(xià) 浮光掠影(lǖè)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司马迁
C.《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安徒生——丹麦
3.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ān)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B.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C.吏二缚一人诣王(yì) 非咨询不穷其致(缺乏)
D.岸芷汀兰,郁郁青青(tīng)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
4.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m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A.怡然不动 往来翕忽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B.怡然不动 往来翕忽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C.往来翕忽 怡然不动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D.往来翕忽 饴然不动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二、本题共18分。
5.改正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乘风破浪 中西合壁 轩然大波 契而不舍
无解可击 千锤百炼 心往神弛 开天辟地
6.根据原诗(文)默写。
(6分)
(1)□口□□,□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子曰:“□口□□,□口□□,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3) □口□□□口□,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4)八百里分麾下炙,□口□□□口□。(辛弃疾《破阵子》)
(5)无限河山泪,□□口□□?(夏完淳《别云间》).
(6) □口□□口□□,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3分)
《背影》 《西游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热爱生命》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
8.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3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9..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单位举办了“‘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下面的组图就是在这次大赛上获金奖的作品。
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说明。(提示:招贴画上的汉字依次是“高”“快”“强”)(4分)
第Ⅱ卷理解•感悟(44分)
三、阅读现代文,完成lO一19小题。(32分)
(一)话说海淀
①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席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改写作“海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回环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
③从清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年,终于建成了以“三山五园”[注]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
④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而乾隆皇帝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
两岸绿杨蝉唾(huì)?G,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
⑤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
近现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
⑥建国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
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改革开放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禹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占地面积51.44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的高新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⑦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激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
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56万多平方米,栽植草坪37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30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70个绿化精品项目。
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园: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
10.选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 ;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 段到第 段。(4分)
11.选文第④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并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分)
12.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
(3分)
13.选文第⑦段运用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 。(2分)
14.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考示
例,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角度为这
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
(3分)
示例:(1)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二)逃跑的火焰
周 涛
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
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样单调,那样沉静。
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我给青马最后上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
在这种晴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地减慢了速度。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爻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白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昏过去。正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
可
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
⑧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
“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在这样对我恳告。
⑨我提着马鞭的右臂垂落了,不由自主地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
⑩它很有礼貌地看我让开,然后才低下头,迅速从我的旁边奔跑过去。
⑾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继续奔逃。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窜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那条蓬松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似一股被风曳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
⑿“快跑吧!快点,再快点!”我望着这只狐狸,突然满心都生出怜爱和担忧,仿佛它已经不是一只野兽,而是一团美丽的火焰,是雪原的精灵,太阳城的儿女。
⒀这时,暴怒狂吠的牧犬追过去了,它们拥挤着,表情极其愤怒,情绪处在高度亢奋之中,它们争先恐后,有时不惜将同伙撞倒,好像对狐狸怀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⒁它们会撕碎那只可怜的红狐狸的!它们追过去的时候,远处,那团逃跑的火
焰还在一窜一窜地跳动着。
⒂我呆呆地坐在马鞍上,满心里只装着两个字:快点,快点!……
⒃许多年以后,我在拉卜楞寺外的小街上买了一张完整的、火红的狐狸皮。
我不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花几百元钱买这张狐皮,但是我买了。
⒄这张狐皮和我在则克台冬天遇到的那团逃跑的红火焰,颜色非常相近。我不知道那只狐狸最后的命运,但我相信它是死了。
⒅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要把它熄灭。
。它最后的结局,也是变成这样一张完整的皮。
⒆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
(本文写于1996年 因原文较长,有删改)
15.选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原野冬猎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
在发生着变化。
请你阅读③一⑩段,参考下面的提示填空。(每空4字)(4分)
(1)情节的发展: →狐落马前 →放狐奔逃
(2)感情的变化:非常惊奇→ →心生同情→
16.选文第①段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则克台草原冬季的景象,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哪一项?(3分) ( )
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原野冬猎提供了背景。
B.渲染了气氛的单调、沉静,与下文猎狐的紧张激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表现了雪野的苍茫空廓、无边无际,暗示了狐狸无处可逃的命运。
D.表达了作者对则克台草原的冬天、对茫茫无际的雪原的赞美之情。
1 7.选文第⑦段写道:“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补写一段话描述当时的情景。(50字左右)(3分)
18.文中对茫茫雪原上红狐奔逃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精彩。
。请从第④、⑤、⑩三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4分)
19.选文讲述的故事是作者周涛1970年的一次亲身经历,他还曾就此事写过一首短诗:题目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
在这首诗中,他写道——
有一年冬天
我遇到了个童话
它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但我觉得它很美丽
……
阳光在雪面镀上炫目的幻想
这时,雪原上跑过来一只狐狸
……
让这火红的生命在雪原跳动吧
没有它,旷野该多么孤寂
……
从这些摘引的诗句和上面选文⑩⑩两段文字的含义看,你认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和《逃跑的火焰》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3分)
(1)《冬天里遇到的童话》:
(2)《逃跑的火焰》: .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小题。
(12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3分)
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
2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3分).( )(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第Ⅲ卷 表达•交流(50分)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50分)
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
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你了解某个节日的来历、风俗吗?回首往事,哪个节日最令你难以忘怀?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你有哪些看法和感受?请你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
2.将自拟的题目写在相应位置上。
3.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北京海淀课标卷
1.C 2.D 3.B 4.B
5.璧锲懈驰
6.(1)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2)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五十弦翻塞外声 (5)谁言天地宽 (6)待到山花烂漫时
7.略.
8.示例:一“缕”轻风。
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丝般纤柔,
如纱般轻灵了。(2)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
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9.要点:(1)画面上人物的运动形象表明了奥运会是体育盛会(或画面上人物的运
动形象分别诠释了“高”“快”“强”三个字的内涵);(2)作为背景的三个汉字体现
了奥运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3)这三个汉字用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体现
中国文化特色,也表示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10.“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②⑤
11.能结合第④段内容,从某一个角度分析作答,语言通顺,即可。参考角度:(1)第④段首句总写海淀美丽的江南风光,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印证了首句描绘的景色;(2)前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内的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外的水乡田园风光;(3)前一首诗侧重写月夜园林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清晨水乡田园风光;(4)这两首诗描绘的景物不完全相同。
12.要点:(1)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3)“中关村西区”的开发;(4)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和博雅之士的引进。
13.近年来海淀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14.示例:(1)海淀区地名趣谈 (2)香山一带名人墓地调查
15.(1)群犬逐狐人狐对视(2)心中暗喜 怜爱担忧
16.D
17.示例:我看见狐狸嘴边喘出的白气,胡子上凝着的冰霜,它那双褐色的圆圆的眼睛盯着我看,眼神里充满了哀告、祈求。
18.示例:(1)第④段:描写了猎犬追狐,红狐夺命奔逃的紧张情景。其中对狐狸每次跃起过程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狐狸在深雪里奔逃的艰难;同时,用猎狗的高大凶猛、势如疾风反衬出狐狸的弱小,让人不免为其命运担忧。
(2)第⑤段:以苍茫空廓的雪原为背景,把奔逃的红狐比作跳跃的火焰,生动贴切地描绘出狐狸在雪野上起伏跳跃、艰难奔逃的情形,火红与雪白相衬,鲜明耀目,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3)第①段:作者以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为背景,把奔逃着的红狐的尾巴比作随风曳动的火红烈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红狐在茫茫雪原上跃动奔逃的绝美画面。
.
19.(1)《冬天里遇到的童话》:表现的主题是火红的狐狸在雪原上跃动,美丽炫目,给孤寂的旷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2)《逃跑的火焰》:表现的主题是美的事物被毁灭,充满活力的生命被扼杀。
(也可以从关爱生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角度进行理解)
20.治理国家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21.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节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