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出句: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出句: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宋·志南诗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春天悄然感染了万物。不知不觉,联坛新老联友成果斐然,展以示人,如春花烂漫,可喜可贺!

全部回答

2007-05-23

0 0
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蒌蒿水暖 萍波戏鸭鸭先知 [紫气扑鼻] 取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007-07-07

71 0
中秋月望,薄云遮天天真明。

2007-07-07

101 0
      首先,万分感谢诸位的耐心;其次,我决不饶恕自己的拖沓!久悬未决,并非自以此联为得意之笔,实是想一一细品各位的大作。数月来事情较多,断断续续地阅读,几次想结题都因未读完而推迟,而每次推迟又有新作涌现,有新作又激起我继续欣赏的兴趣,于是再推迟、再拜读,且选择也费思量,不得不延至如今。
       众大作中,奇词妙句繁花似锦,有想象丰富者,有生动活泼者;有字工句稳者,有声律谨严者;有用典精当者,有平实见奇者。虽斟酌再三,亦难以定夺。   今选紫气兄之作,简评于后:   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蒌蒿水暖 萍波戏鸭鸭先知 [紫气扑鼻]   上下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渲染了春临的气氛:由冬入春,风变柔和,雨如蚕丝,吹衣沾衣皆不觉;水暖了,波绿了,河鸭自然先知。
       上联用志南诗之典,下联用苏轼诗之典,引导联想,丰富内容含量;由此想象开去,春风化雨,普润万物,使万物受益而不觉,那是春天的崇高,然万物用心感受,亦应知处恩中,这是万物之美德。
     古来诗文,有时会用一些修辞手法,“衣不觉”和“鸭先知”用拟人自不必说,上联“杨柳风”“杏雨”对于“衣”也可说用了互文手法:衣不觉的,不仅仅是雨,也指前半句的风,即风吹衣衣不觉,雨沾衣衣不觉,下联水戏鸭,波亦戏鸭,只是“水”“波”义近,略有不足。
       对仗上,具体之物相对,也算比较工整的,玉玲珑的“春芳入酒酒自痴”对“杏雨沾衣衣不觉”也很好,但上联中的“杨柳、风、杏雨、衣”都是很具体的物体,而“春芳”稍虚泛,对较具体的“杏雨”就显得略为不谐了。
  平仄合律,但没有痕迹。   再次感谢各位!。

2007-06-29

100 0
难得今天得点清闲,焖了一壶茶,且看高人雅士联来对去。 我这里原本浅斟慢品,却耐不住凑将上来,胡诹两下。 出句:杨柳风柔,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句:子规泣远,相思遮面面难舒 [嘛都不懂]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呵呵,给各位请安了。

2007-06-29

85 0
出句: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怀恩集爱] 对句:山花姿俏 春光入户户皆安 [无为而为] 硬凑一比,虚心讨教!

2007-06-25

85 0
对:香港情切 归舟点江江满红 (写在香港回归10周年) 出: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对:江湖水静 稍桨推波波微松 出:出:杨柳风柔 杏雨沾衣衣不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