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如何进行海参的海上养殖?

如何进行海参的海上养殖

全部回答

2016-05-11

58 0

     当前,刺参海上养成,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养殖技术尚不完善,也不规范。这里只能介绍一下已有的一些试验实例,仅供参考。 (1)日本三河湾的海参的海上养殖刺参是日本三河湾的特产。
  在20年之前,这里刺参产量很高。但最近5年期间,其捕获 量年年减少,年平均产量仅为650千克,还不到最高年产量的 5%。  究其原因,是因赤潮、苦潮(缺氧水团)和环境恶化影响的结 果,而且也是由于酷捕滥采的结果。
   1984年在加强海底放流增殖刺参资源的同时,又在有关单位 的协助下,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海区人工养成试验。 (2)养成设施养成笼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制的圆形鱼 筐,为鳗鱼养殖和活鱼运输用的市售产品。
    笼外两侧各绑缚8个、 各为800克的坠石,以增加其重量,为保持其在海底的稳定性。采 用延绳式,将12个笼垂下。 (3)苗种来源及养成于1984年12月24日,由县水试尾张 分场运来人工培育的青刺参3 000头。
  将其中的1 338头直接用 于放流,其他的1 662头分为选别区和无选别区,放养于笼内。   养成期间,用干燥的马尾藻和石莼作饵料。这些饵料,由于在 低温下不容易腐败,需要定期予以补充。
  投饵次数为每周1次,投 傅量每笼投喂干重40〜100克。 每月按笼对所养成个体的体长测量1次,由于刺参体长的收 缩性大,体长测定值又容易变化,并且其体重也因体内含水量的不 同而有很大变动。
    本次试验,是从笼中取出的自然状态作为测量 标准,测出体长。 经1个月的养成,到11月26日,排序3〜6各笼经再次选别 并分养,由4笼变为8笼。从测量结果来看,自养成开始至11月 末,其生长迅速,以后随着水温的下降,生长也®着变慢。
  从2月 上旬开始,随着水温的上升,其生长速度再度增加。   其平均体长,从试验开始到3月13日,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 内:体长增长2。 3〜4。 7倍。 其成活率,个体越大,成活率越高,7笼为95%,2笼为85%。
   小个体多的笼,成活率低。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有一部分 个体因笼的网眼过大而逃逸。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养殖管理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用于养 殖的个体,要进行分级选别。
  试验的3笼,经选别后又经分养;而 7笼则未进行选别。两试验组经养成,其体长差别较间体长差别不大,而7笼个体间生长差别较大,最大个体可达14 厘米,但大多数个体生长较缓慢;并且,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个体 间的差别也逐渐增大,但总的体长平均值较小。
    由于本次试验笼 数较少,在养成期间仅选别1次,如能随着生长不断地进行选别、 分笼,则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从养殖试验看,个体生长是顺利的,苗种越大,生长越 快,成活率也越髙;仔细认真地选别、分养,是养成管理上最重要的 技术措施;本试验采用养成笼的材质,是适宜的;海区水质稳定:从 饵料效果看,海带比石莼好。
    石莼在低温下虽然不容易腐烂,但容 易漂浮,容易堵塞网眼,因此不宜作为饵料。 (4)问题与展望本次试验到3月13日止,个体长达到10厘 米以上,但达到商品出售规格的个体仅占25%。
  将来的目标是: 当年有25%的个体可达到商品规格,余下的个体继续养殖到翌年 2月达到商品规格后出售。     养成用的苗种,如能达到2〜3厘米,是比较理想的。
  但如达 不到这样的规格,可采取的办法是:将较少的苗种在适宜的海区进 行中间培育;也可以采取提早育苗,延长育苗期等措施。 养殖的器材,可根据苗种个体的大小及操作方便,选择适宜的 网笼。此外,还要开发适宜于养殖、高效、稳定性能好的人工配合 饲料。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