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什么是迎亲?

什么是迎亲?

全部回答

2016-07-19

64 0
    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 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着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 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做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
  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 (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一切准备就绪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到,接着是新郎、 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
  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 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 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  迎亲队伍进人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好, 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简帖。
  接着是女家奏 乐开筵。席间,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谨慎一些,因为中国民间有不少不成文的 习俗,在新婚的三天里,亲朋戚友中的平辈和晚辈青少年可以别出心裁地在 媒人和新郎身上编演几出小小的闹剧,称之为“洗媒”和“挂红”(乡下俗 称“贺新客”)。
    新娘的嫂子说不定会在盛给新郎的饭碗下层埋伏半碗辣椒 面,新娘的妹妹会在斟酒时特别给姐夫抹一把锅底灰。对这些能增加欢乐气 氛的小闹剧,媒人和新郎应该容让——虽不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小小地报复一下,但却绝不能生气、发火,甚至同主客吵闹、扭打。
  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之 后,伴娘就可搀着新娘上花娇了。  上轿时,新娘要痛哭,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哭嫁是亲迎仪式中一道 独特的风景。
  女子拜别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中少 不了不舍和茫然,于是悄然饮泣,甚至失声痛哭。哭嫁的程序一般是先有母 女对哭,姑嫂对哭,后由周围邻居未婚姑娘和青年媳妇前来陪哭。哭者和陪 哭者都拿着手绢坐在床上,两人一仰一俯地对哭,其他伙伴低声饮泣。
    陪哭 一个接一个,直到新娘哭倦了才停止。有时亲戚相邻前来送礼看望,也会相对哭一阵,作拜贺答谢之礼节。等到上轿的那一天,哭嫁终于达到了高潮, 这时不仅要痛哭,还要边哭边唱,其内容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有拜别兄 弟姑嫂的,有痛骂媒人多事的,也有恋恋不舍、不愿上轿的。
      新娘上轿后,即奏乐鸣炮,启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 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 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
  接亲的队伍将要到达新郎家门口时,男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 新郎家的堂屋门前,男家请的伴娘(一般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轿 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 红、黄各色纸屑替代),将婚礼推向高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