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灵魂吗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
英国学者最近完成了全世界第一项关于"濒死经验"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意识,即一般所谓的灵魂,在大脑停止活动后继续存在。这项研究发现,四名死里逃生的病患所共有的濒死经验包括宁静喜乐的感觉,时间迅速流逝,感官的感受更为强烈,不再察觉到身体的存在,看到一道强光,进入另一个世界,遇到一个神秘的灵体,以及到了一个"有去无回"的地方。 预料这项研究将引发一个长久以来教会与科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死后的生命"真的存在吗?
许多批评濒死经验的学者认为,濒死经验是脑部因缺氧而导致功能崩溃瓦解的后果。但是费维克与帕尼亚表示,这四名濒死经验的受试者都没有经历脑部缺氧的状态,所以脑部缺氧应不是濒死经验的原因。...全部
英国学者最近完成了全世界第一项关于"濒死经验"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意识,即一般所谓的灵魂,在大脑停止活动后继续存在。这项研究发现,四名死里逃生的病患所共有的濒死经验包括宁静喜乐的感觉,时间迅速流逝,感官的感受更为强烈,不再察觉到身体的存在,看到一道强光,进入另一个世界,遇到一个神秘的灵体,以及到了一个"有去无回"的地方。
预料这项研究将引发一个长久以来教会与科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死后的生命"真的存在吗?
许多批评濒死经验的学者认为,濒死经验是脑部因缺氧而导致功能崩溃瓦解的后果。但是费维克与帕尼亚表示,这四名濒死经验的受试者都没有经历脑部缺氧的状态,所以脑部缺氧应不是濒死经验的原因。
另有学者认为,濒死经验是病人死前因医生给予不寻常的药物组合而产生的后果。但是费维克与帕尼亚说,这些病人在医院接受的复苏过程完全相同,因而排除药物影响的因素。不过他们仍然强调,未来科学界有需要对濒死经验进行更多的研究。
帕尼亚表示,这四人经历到超出医学界预料的经验,他们的脑部当时不应具有保持神智清楚的过程与形成持久记忆的能力,所以这项研究可能为以下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心智与意识究竟是脑部制造的成果,还是脑部只是心智的某种媒介,而心智是独立存在于脑部之外的东西。
费维克指出,如果心智与大脑是独立存在的两种东西,那么意识就可能在死后继续存在,而人类的灵魂亦有可能存在,宇宙也有可能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存在,而不是随机发生的结果。
死后的神识可以生成一个过渡的身体
勉强说是灵魂吧!
1。
可见提问者之深思与对生命的热爱。
2。何谓生命,可以参考一下什么是命根!
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
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
《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
”“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
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睺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
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
佛法基本,在说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可畏,故所期在了生脱死,而修解脱道。三世者,指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言。
六道者,指分段生死之种类言。而空间则无量无边,涵在其中矣。今论死生之际,为便于说明,使易于了解,顺现实人生由生而至于老死,首先说明死之现状与过程。夫人之由生而至于死,古人谓之大事。致死之由,约为二类:一、顺天年而老死。
二、遭意外而暴亡。前者谓之善终,后者谓之横折。兹分述其情状。
临 命 终 时
临命终时,经谓先由地大分离,所谓地大,即筋、骨、肢体等生理固体之机能。此时临终之人,必感觉身体之骨节四肢,初如重物下压,痛楚难言,或麻木不仁,渐失其知觉运用之功能。
眼之瞳孔放大,耳之听觉渐失,视目前物,或分裂为二为多,或大而为小,小而为大,渐离渐远。耳边之声,虽近如远,或骤闻崩裂之巨声,极为惊怖,此即地大分离现状。然如业命未断,犹可为医药所强支,如业命临断,则非医药所能为力矣。
次则水大分离,所谓水大者,即血、汗、涕、唾、便、溺等。此时身发冷汗,或任意便溺,一切知觉已渐丧失;或闻波涛巨浪汹涌之声。再次,乃火大与风大分离。所谓火者,即身中暖热。风者,即呼吸气息。此之二者,相依为命。
息之所在,热亦随之,气息一断,暖热顿消,发生冷觉,或感风骤寒生,异常懔悸。火大分离时,与气息同时消失。常言所谓人在命终时,叹出最后一口气,全身之热力亦失。死之情状,约略如此。
中阴身缘起
唯死者,神识至临死一刹那间,其与躯体之关系,有如遗蜕者然。
觉一切痛苦消失,轻快安乐无比。但如石火电光,刹那即逝,完全入于不知不觉死寂之境。忽尔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有如梦中身之存在。一切见、闻、觉、知,皆历历如故。闻人之哭泣呼号,或自发回忆感觉,乃知吾身已死。
虽亦如人之有声音笑貌,但非生人所可感知,此即所谓中阴身,亦有称为中有身者,即俗所谓人死为鬼之鬼身也。所谓中有者,即舍此而未入彼,中间存在之身,乃意识所生也。经云:由死寂境而至中阴身之生起,约人间时计一昼夜。
有云:约人世三日又半,或四日。此中时间之长短,殆无一定之计数。而由临终死寂境至中阴身生起阶段,其中有几种现象:当此之时,忽有一道强烈之光明现前,其光非如世间日月电灯等可比,其强度甚大,晃耀至烈。
当此光明现前时,必生起一极度恐怖之感觉,由此感觉,复。入于一昏迷状态,经时不久。如素习佛法,或平生修持于戒定慧之力有成就者,认知一切色象之光明现前,皆如定中所习见之自性所生幻想光明。一念灵明照了,迅断念力之流,寂然入此光明本体之无相定中,即可顿断生死。
然去究竟菩提、无上之果,尚不可以道里计。但常人之中阴身,未有不随此强烈之光明而旋转者。或有于此种光明照耀之中,回忆生前或往世所为善恶等事,一如世间之影戏然,则于此中自起理性之审判,随业转身矣。
然此所述,犹为平生修善道,或稍具定力现象。如为通常之人,当临终各种痛苦恐怖之现象发生时,意识完全慌乱,或奔驰逃逸,即受他道之轮转。如遇险峻之峭壁,或见各种颜色之境象,俯视莫穷其底,偶一不慎,即坠于中,即入三恶道之轮回中矣。
堕白色峭壁者,生于天趣。红色者,生于饿鬼趣。黑色者,生于地狱趣。或谓此之三色道,即由于贪、嗔、痴三业力之所感。又或现五种光明径道,如平生修习有素者,此时现前,即知了别。如白色光径,乃导入天道者。
如烟雾光径,乃导入地狱道者。黄色光径,乃导入人道者。红色光径,乃导入饿鬼道者。绿色光径,乃导入阿修罗(魔)道者。此外,尚有其他种种现象,亦常发生,如见强烈之巨光,夹杂无边之火焰,喷射炽烈。或见闻中有极可怖之狂风暴雨,交迫而至。
或出现狰狞丑恶之鬼物,来相攫啖。或见地狱境相中,阎罗恶鬼,惨刑迫害。或见种种极可怖恶之地狱现相,一生恐惧、避免之情,即不期然而随业往生。如堕湖中,水面有雁类游行者,即生“东胜神洲”。若湖岸有牛啮草而食者,即生“西牛贺洲”。
若岸际有马啮草者,即生“北俱卢洲”。若见有房舍,其中有男女正行房事者,即生“南赡部洲”。若见天宫辉煌庄严,喜爱而入者,即得生天趣矣。凡此之类,皆根于自心三世业力所现,随因缘业力而生。(具如经说)
中阴至此时期,求生之趣,极为炽盛。
若独简人中趣生者,则于此时,随其光象因缘业力之所牵引,见有男女房事,如磁电吸力,骤尔亲近,不见男女之相,唯见二根。于男生贪,即自感为女身。反之,即为男身。以此中阴凝合男女精血,三缘和合,即尔入胎。
初入胎时,又入极昏迷状态。将满十月而出产门,又经一极大痛苦。且住胎期间,七日一变,种种现象,具如佛为阿难所说《入胎经》所述。唯人中趣生,或不定现此种景象。如忽于中阴境时,感狂风暴雨而避,或见天日晴和而游林园等境,亦即可托生。
或当生畜生道者,见彼欲事,亦同人间,随业感召,即入斯类;种种现象,不一而足。穷通富贵,随业而转。既无主宰之者,又非自然之力,乃因缘力之所生。业由心造,心赅时间之三世、空间之无边,六道生趣,皆自心体性之所变现。
随累积之业力而自个别于果报之不同。业力为因,趣生为果也。
善根至熟,当生天道。恶业至深,当入地狱。皆无中阴身阶段。当此命终,即往生彼。如修净土法门,或
专志往生他方佛土者,临终即应念而生。
中阴身者,乃意识所生之身。经七日一生死,至多为七个七日,未有不转生者。若生于鬼趣,或属修罗道中所摄,或属饿鬼道中所摄,则于多生之事,仍可记忆。故俗称鬼神者,能记前生,非无因也。中阴身不若吾人为色身业力所囿,一得其身,即具五通之力。
唯力有强弱,独无漏尽通耳。故曰:中阴身可自在至一切处,唯有二处不能入,一者菩提道中,一者产门。盖中阴若入菩提道中,即正觉无漏。若入产门,即生他趣矣。中阴之神识力量,自由自在,山河金石,所不能阻碍。
倘一时尚未能转胎,往来一大千世界,随其念力,随想即能。且在中阴境中,彼此之因缘业力相同者,亦可相见,如人间世之对晤然。若生天趣,自然报得神通,于其宿命,更所知晓。唯是有限神通,非为无限。中阴境中,唯以香嗅为食,界中日月不见,故无昼夜,常处于似明似暗中,如天之将曙,或黄昏时之景象。
人当临命终时,乃至中阴将生未生时期,依诸经教,其所趣生,可以验知。如由下部渐冷至头面,或眼部热力最后灭者,即生天道或阿修罗道。唯此中有别,生于天道者,死状吉祥,临终洁净,或无疾而终。若入修罗道者,则临终有起嗔恚忿怒之容。
如心胸部分,热力最后灭者,即生人中,且现象亦佳,于人世间事,大多有留恋意者。如腹部热力后灭者,则生饿鬼。膝部如此,则至旁生(畜生)。足心如此,即入地狱。而下三道现象,极为丑恶,或昏迷狂号,屎溺满身。
至若暴横夭折,虽急骤无此现象,趣生与中阴之理,应无异也。故佛诫在临命终时,切勿骤为沐浴移动。因其余命未断,知觉尚未全失,一遇动触,痛苦难言,必使其起嗔恨之念。复诫人对于死者,不可悲号。盖生死乃必然之事,悲泣何益。
但在耳边或顶上,为说法要,最好嘱其提起正念,念佛求生西方。因此时悲号,中阴之见、闻、觉、知依然,徒增其意念之乱。若平时于佛法薰修有素,或念佛志专者,临终由顶超出,即随念往生佛国,不在此例矣。凡此生死之间,与中阴现状,可参究“唯识”诸论,及藏密中之中阴身救度密法,及六种成就法(此二种皆有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纂集,张妙定居士译本),佛与阿难所说《入胎经》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