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音乐

请举出5位法国音乐家

全部回答

2005-02-06

0 0
圣桑 拉维尔 德彪西 比才 弗朗克

2005-02-06

111 0
    1、伟大的法国音乐家威尔第·朱赛佩(Verdi Giuseppe1813-1901)。   1813年10月10日,威尔第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镇里,他的父亲是农民,开了个小客栈。
  威尔第曾被米兰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他拜著名指挥家拉威尼阿为师,日以继夜的努力学习,很快就绽放出天才的光芒。     威尔第所处的正是意大利最为动荡的时代。
  他的成名作《纳布科》映射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残酷统治,因此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极度欢迎,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从《纳布科》开始,威尔第踏上了辉煌的征程,他的歌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飞遍了意大利的山山水水。
     从19世纪50年代,威尔第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他的三大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相继问世,他又陆续写出一批很受欢迎的歌剧:《西西里晚祷》、《西蒙·波卡涅格尔》、《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唐·卡洛斯》、《阿依达》。
       《阿依达》使歌剧大师的声望登上一生的顶峰。这部歌剧是应埃及总督之邀而写,它描述了古埃及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1871年12月24日,开罗首演大获成功。一个半月后,这部歌剧在米兰斯卡拉剧院上演,威尔第亲自指挥,意大利国王莅临观看。
  剧场内外盛况空前。   在威尔第八十高龄时,他又写出了最后一部歌剧《福尔斯塔夫》,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不能不叫人惊叹。     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在米兰逝世。在无边的送葬队伍中,自发的响起了动人心魄的歌声:《纳布科》中最著名的唱段《飞吧,思想,乘着那金色的翅膀!》。
   2、聖桑 (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 (一八三五~一九二一) 代表性乐曲:EL CARNAVAL DE LOS ANIMALES (动物狂欢节) "AQUARIUM"(水族馆) "THE SWAN"(天鹅) 个人简介: 国  籍:法国 出生日期:一八三五年十月九日 代表作品:『动物狂欢节』、钢琴 3、杰出的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 1875年3月7日,杰出的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出生在比利牛斯山谷靠边境的一个小城西布恩。
    父亲是个有瑞士 血统的法国工程师,曾应聘去西班牙搞铁路建设,在那里认 识了一位西斑牙巴斯克地区的姑娘马丽·德劳特,他们结成夫妇。小拉威尔出生才几个月,全家迁往巴黎。三年后,添 了弟弟爱德华。
  父亲爱好音乐,想培养两个儿子成音乐家, 结果只有莫里斯走上了这条通路。 他七岁开始学钢琴,进步很快,十四岁考人巴黎音乐院 钢琴预科,两年后升入贝里奥老师的钢琴班并同佩萨尔学习和声。  在班上结识了与他同岁的西班牙学生瑞卡多·维涅, 他深深羡慕维涅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曾狂热地苦练以求赶 上,但由于常常被懒散的情绪支配,这种兴之所至的热情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自此维涅成了他的终身好友,总是热情 地演奏他的新作。这时,拉威尔对作曲十分热心,最早写达的 两首钢琴曲《古风小步舞曲》、《百闻的景色》中的第一曲《哈巴涅拉》(1895),已经显示出他的个性。  1897年,他又向盖 达尔日学对位,问福莱学作曲。
   刚进音乐院不久,拉威尔就受到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喜爱波特莱尔.马拉美的诗歌和爱伦·坡的作品。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演出的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绚丽的 管弦乐作品和爪哇加美朗乐队演奏的东方音乐,深深吸引了 这位十四、五岁的音乐院学生。
    后来,他又接触到法国作曲家夏勃里埃尔色彩性的和声以及艾立克·萨蒂的新奇怪诞的 音乐思想和音乐创作。在他自己的习作中,也开始探索一些 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法,使他在保守的音乐院中“名声不佳”。
  佩萨尔是位良师,他总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福莱也 充分认识到拉威尔不同凡响的创作才能,即使是这两位开明 的教师,都感到他的音乐思想太放肆,他所运用的和声手法也过于新奇。   威尔总是孜孜不倦地为参加音乐院每年举行的比赛而 努力。
  1901年,他决定参加罗马奖的竞赛。罗马奖是法国政府为奖励绘画.雕塑、版画、建筑与音乐等艺术领域的优秀 人才而设。通过考试,获罗马大奖者可到设在罗马的梅迪奇 庄园去进修三年。自1803年设音乐奖以来,柏辽兹、古话、比才、德彪西等音乐家都曾享受这一待遇。
    但在这一年的此赛 中,拉威尔仅获第二名。老师福莱深信他是可以拿到大奖 的,劝他第二年再作尝试。出人意外的是,第二年他又失败了。1903年再次落选,福莱大为震惊,与其他几个对拉威尔 的才能深信不疑的著名音乐家共同提出抗议也没有用。
  到了 1905年,拉威尔已快超过罗马奖竞赛者的年龄限制,决定再作一次尝试。  此时,他已发表过《古风小步舞曲》、《为悼念一 位夭折的公主而写的帕凡舞曲》、《水的嬉戏》等作品。
  在考 罗马奖的那几年,他又创作了《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小奏鸣曲》,已是个名扬全国甚至欧洲大陆的青年作曲家。然而 他却又一次水落孙山,在预选中就被淘汰。为此,全法国进 步的音乐家纷纷表示反对,报纸和知识界也为他鸣不乎。
    罗曼·罗兰撰文说,"我不是拉威尔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我 个人对拉威尔的难以捉摸、过于精雕细琢的艺术并不好感。 但是正义驱使我说,拉威尔不仅仅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他已经是我国音乐学派不可多得的最杰出的青年大师之 一。
  ……拉威尔不是作为学生,而是作为一个身分己经证实 的作曲家来参加比赛的。  我佩服那些敢于裁判他的作曲家,他们又将由谁来裁判呢?”这一事件酿成一场社会风波,迫 使音乐院院长泰奥尔·杜布瓦辞职,由福莱接替他的职务。
   二十世纪初,巴黎的艺术生活十分活跃,蒙马台区和拉 下区住着许多不满现实的青年艺术家。拉威尔亦与一批艺术上反对保守势力、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家结为朋友,他们自 称“捣乱分子协会”,成员有作曲家弗洛朗·施密特、莫里 斯·德拉日、安德烈·卡普莱、卡尔伏科瑞西以及西班牙作曲家德·法亚、钢琴家瑞卡多·维涅,稍后还有斯特拉文斯 基以及一些画家、作家、评论家。
    他们常常在画家索尔德的 画室里就艺术、音乐、文学和政治进行长时间的、认真的讨论,彻夜地弹琴、喧闹,使周围的邻居不得安宁,不久就搬 到僻静的德拉日家中聚会。拉威尔的钢琴组曲《镜》就是题献 给这个协会的会员的。
  1908年他的《西班牙狂想曲》在音乐会上首演,“捣乱分子”们全部出动为之助威,生怕这部作品 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实际上,拉威尔的见解远不如这个协会 其他成员来得激烈,他总是温文尔雅,被人称为“道道地地的波特莱尔式的公子哥儿。
  ” 德彪西的歌剧《佩列阿斯与梅雨桑德》于1902年在巴 黎上演,它使拉威尔深受感动,这时,两位作曲家才初次会面。1903年拉威尔写了三首管弦乐伴奏的歌曲,可看到德彪 西对他的影响。
    有的评论家认为他是德彪西忠实的后继者, 的确,他们接受了相近的文艺思潮的影响,同样追求色彩性的音乐效果,但从拉威尔以后的发展来看,两人在美学观上 是不一致的。拉威尔甚至对有人说他的《水的婚戏》是受德彪 西的影响表示抗议。
   1905年以后是他主要的创作时期,产生了《鹅妈妈》组曲、 《夜之幽灵》、一些歌曲及喜歌剧《西班牙时光》等。  1909年,俄罗斯芭蕾舞团风靡巴黎,给拉威尔极深的印象。
  他马上拿 了作品去找经理狄亚吉列夫并接下了一个任务:根据希腊神 话《达夫尼与克洛埃》写一部芭蕾舞剧。为了写出这份精巧的总谱,他花了惊人的心血,单是最后一场酒神宴就写了一 年。下一部作品《高雅而伤感的圆舞曲》首演并不出色,后 在舞蹈家特鲁哈诺娃的请求下,将它编成一部情节类似《茶花女》的芭蕾舞剧《阿德莱德或花的语言》则轰动一时。
    这一 成功促使他把《鹅妈妈》组曲配器,用睡美人的故事为题材, 也编成了芭蕾舞剧。 在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写作时,拉威尔结识了斯特拉文斯 基。1913年夏天,他们一起在日内瓦湖畔的克拉伦斯住了一阵,两人合作为穆索尔斯基的《霍凡希那》重新配器。
  那时斯 特拉文斯基正在写《春之祭》,看了这份总谱,拉威尔产生了 象看《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同样的震动。  在瑞土又接触到勋伯格的音乐。这些现代主义音乐对他的影响,都在这一年他 写的《马拉美的三首诗》中反映出来。
   4、“法国现代音乐之父”夏尔·特雷内 1913年5月18日,一个婴儿在法国南方的一家医院诞生。这个双眸澄明,体格健壮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法兰西骄傲的旷世音乐奇才———夏尔·特雷内。  在法国的现代音乐史上,大概没有第二个人的歌曲能像他这样影响广泛、深远而持久。
  今天,你在街头随意拦住一个法国年轻人,他都能哼出特雷内那首最负盛名的《大海》。 其实,特雷内并非音乐学院科班出身,他曾在德国学过装饰艺术。1930年,当他立下唱歌的志向后,在著名的百代电影制片厂唱插曲。
     同时,他经常出入艺术家汇集的蒙巴那斯咖啡馆,和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詹姆斯·乔伊斯等人在一起畅谈。其间,他还把大诗人麦克·雅各布的诗作都背了下来。他对这位大师感激不尽,“我从他身上吮吸甘泉,学习他那种不经意间的讽刺的才能,追随他的信仰和梦想,受益终生。
    ”确实如此,特雷内的歌词就是诗,简单明了,琅琅上口。 特雷内成名于1937年,当时他在一台节目中唱了3首歌。没想到整个音乐厅为之疯狂,人们高喊着“好棒啊!”“绝了!” 第二天,满城争说特雷内。
  人们评论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音乐厅的风格,使之成为诗歌艺术的消遣之地。  在那次成功的演出中,特雷内穿着西装,胸前别一朵红色康乃馨,手拿一顶软毡帽。这个舞台形象成为经典,特雷内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过。
    音乐评论家达尼埃尔·奈维尔发表在《世界报》上的评论文章说,特雷内固然天分高,但他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吸取了当代英美音乐的养分,特别是爵士乐的成就,又扎根于法兰西深厚的文学传统。   构成特雷内艺术生命的元素是词语和韵律。
  法国总统希拉克称他为“词语的魔术师”,并说“他是仅有的可以给时代带来自己的色彩和空气的诗人之一”。而法国人则普遍用“唱歌的疯子”来形容他。这个音乐奇才4岁时就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上哼唱自己编的歌,并且对老师说:“我唱我自己发明的歌。
    ” 特雷内写歌的速度快得惊人。《大海》是他在火车上用4分钟时间写就的;《奇特的花园》则是在斯德哥尔摩的演唱会结束后,在花园里漫步时产生的。他的一生不停地旅行,汽车里、火车里、飞机上,行一路、写一路、唱一路。
  他说:“我写歌就像苹果树结苹果。不是我选择了歌曲,而是歌曲自然而然地找上门来。  ”  特雷内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他去世后,所有的报纸无一例外地提到一件有趣的往事:战后,特雷内到美国和南美作巡回演出,一去几年。
  一次,他在里约热内卢演出,按合同,完成巴西的演出后,应立即前往纽约。但是,飞机场上一架飞往巴黎的飞机勾起了他的乡思,他居然跳上飞机回到祖国,和母亲小聚一个月后才返回舞台。  而他的名曲《温情的法兰西》就是在美洲,在浓浓的乡思中写成的:“闯进我记忆的,尽是家庭的温情……”特雷内之所以能成为歌坛常青树,屹立不倒,或许正是因为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众情绪的细微变化,并用欢乐和幽默的形式将它表达出来吧。
   2月23日,为特雷内送葬的人们在路上唱着他的歌《长久地》:“长久地,长久地,诗人逝去后,他的歌还在街上飘荡……”这不正是这位音乐家的写照吗? 5、法国作曲家 比才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
    他出生于巴黎,四岁开始随母学钢琴,九岁人巴黎音乐学院,1857年十九岁的比才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罗马基金去意大利进修三年。1863年比才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以后主要从事歌剧写作,作品有《卡门序曲》、《阿菜城姑娘》等。
  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  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  过了些时候,卡门对唐·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土埃斯卡米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
  他干涉她爱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歌剧《卡门》是在创作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作品,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音乐
明星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音乐
音乐
华语流行乐
日韩流行乐
欧美流行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