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溃疡性结肠炎
最新药物治疗,显著疗效
【参倍固肠胶囊】独有“超浓缩,高活性”渗透因子,能穿透肠道黏膜屏障,直达患病病灶给药,迅速瓦解病毒的核心DNA生物链,同时阻断大肠杆菌及螺旋杆菌的扩散现象。药物主要针对:治疗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菌痢,五更泻,阿米巴肠病,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腹痛,粘液便,脓血便,痢疾等。 7—10天,消食除胀,行气止痛,调和肠胃涩畅止泻。10—30天,能消炎止痛,收敛止血,升样利湿,扶正脾胃。45天左右能祛除病毒,利血消肿,行气导滞,疏肝健脾,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 60天左右,消除产生病变的有害菌群,增加结肠防御功能,达到彻底根治胃...全部
最新药物治疗,显著疗效
【参倍固肠胶囊】独有“超浓缩,高活性”渗透因子,能穿透肠道黏膜屏障,直达患病病灶给药,迅速瓦解病毒的核心DNA生物链,同时阻断大肠杆菌及螺旋杆菌的扩散现象。药物主要针对:治疗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菌痢,五更泻,阿米巴肠病,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腹痛,粘液便,脓血便,痢疾等。
7—10天,消食除胀,行气止痛,调和肠胃涩畅止泻。10—30天,能消炎止痛,收敛止血,升样利湿,扶正脾胃。45天左右能祛除病毒,利血消肿,行气导滞,疏肝健脾,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
60天左右,消除产生病变的有害菌群,增加结肠防御功能,达到彻底根治胃肠病的目的。
药品名称:参倍固肠胶囊
汉语拼音:Shenbeiguchang Jiaonang
【成 份】西洋参、乌药、鹿茸、茯苓、炙甘草、车前子、木香、白芷。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未;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固肠止泻,散寒清热,调和气血。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一疗程三十天,价格659元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服或遵医嘱。
【规 格】0。3g×45粒/瓶
【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
2、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贮 藏】密封,防潮。
【有 效 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02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
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什么叫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于1875年首例报道。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特发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区别于各种特异性炎症。
但由于临床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仍多沿用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
本病在统计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病病程漫长,其病情轻重不一,常易反复发作。据统计本病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患病率约占40/10万~100/10万;发病率约占3/10万~11。
5/1 0 万。在国内目前尚未见精确统计报告数据,但近年来似有增多趋势。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依据
肠炎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1987年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
(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肠炎患者仅不出现血便。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3)钡剂灌肠可见: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
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假息肉表现。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见细颗粒样变化。
(4)病理检查: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肿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
(5)判断方法:①根据临床方面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之(1)、(2)、(3)三项之一及 (或)粘膜活检可诊断本病。
②结合临床方面和钡剂灌肠有(1)、(2)、(3)三项之一者可以诊断本病。③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改变者,诊断成立。④临床方面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史,而此次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应予追踪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以直肠和结肠的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到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病变严重者中,少数可出现 10cm以内的“反流性回肠炎”,以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为多见,很少累及肌层部位。
首先是粘膜浅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广泛性充血,继之水肿、肥厚和脆性增加,多数脓疡形成并融合后可产生浅小溃疡,进而发展为大溃疡,是本病的特点。晚期由于结肠组织增生,使肠壁变厚、变窄,肠管变短。
溃疡性结肠炎分哪几型各有什么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有两种分类法。
即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分类和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分类。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3级:
(1)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此,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可分为以下4型:
(1) 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2) 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3) 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
(4) 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
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表现以粘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急性危重病例患者,有全身症状,常合并有肠道外疾病和肝损害、大关节炎、皮肤损伤、心肌病变、多发性口腔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及内分泌病证。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初发型四种,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癌变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
在治疗方面,主张进行辨证治疗,主要分为: 肠道湿热证 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
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除了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的调摄对本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一般宜进食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对有或可疑不能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尽量避免,忌食辛冷刺激之品,戒烟酒。
腹痛腹泻者,宜食低渣、低脂肪、低乳糖饮食,特别是对病情较重,脓血便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采取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的方法治疗,病情特别重的,应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长期出血的病人,注意补充铁剂。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避免劳累过度,防止肠道感染,增强体质,对预防本病的发作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