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为何说心如止水是长寿之道?

为何说心如止水是长寿之道?

全部回答

2017-07-13

0 0
    中医认为,心包括肉质的和精神上的心,是人一身之主,主宰着人的精 神、思想、意识、情感,掌握着人的气血盛衰和思维功能。心对于人的健康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凡是人的精神、思想、意识、情感及过度的欲望等内 心活动,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异常的心理活动也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 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 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译成白话文是,心脏像国家的君主,君主英明则天下安,以保持心明为目的来养生则能健康长寿,无灾病;君主不英明,则下 属各系统部门不协调、不安分,信息闭塞,指令难行,形体大伤,像这样来 养生则多病夭殃。
    为什么“主明则下安”?试想,如果上、下的信息沟通顺畅,民意能很 好地上达于君主,君主据此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时政令迅速下达,百姓自然 安居乐业。对于身体而言,信息的通畅可以保证脏腑经络之间的气血运行顺 畅,器官各司其职,没有不必要的消耗,一切能量都在最合理的状态下使用, 自然可以长生久视了。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古人认为“痛、痒”等和感觉有关的身体反应 都与心有关,如果心功能正常,表皮、肢端出现异常,心会迅速感觉到不适。 有些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含有抗过敏的成分,它们的功效更多地是使心的感 知能力下降,使瘙痒的感觉暂时消失,其实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不大。
    如何使 “主明”?如何让“心”敏感起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心承载的信息越少越好,只有心不被蒙蔽,才能做到真正的“心明”。儒家讲 “格物致知”;佛家讲“放下、慈悲”;道家讲“心善渊”。
  只有远离颠倒梦想, 才能做到“虚心”的状态。“以妄为常”是伤心的开始,人们难以摆脱欲望的诱惑,熬夜、酗酒、吸 烟、暴饮暴食、赌博、吸毒,种种不良行为在精神与肉体上使心受到蒙蔽, 那种错误而短暂的快感充斥于内心,不知不觉中“心实”了。
    针对于此,支 架、搭桥等手段并不能真正去除病因,也许只有深刻反思,克服错误的生活 习惯,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心脏疾患的再次复发。当然,作为一个社会人,远离颠倒梦想,不妄想、不妄为、不乱为,做 到这些十分不易。
  也许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对幸福感的缺失,使我们失 去了从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尽早明白幸福的含义,如何理解幸福? 好比烧一个茶杯,土料、泥料要好,师傅的手艺要高超,烧制的时候要经验 丰富,才能掌握好火候,上釉的时候釉彩要好、技艺也要好,总之,要烧好 一个杯子需要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
  你拿任何一个因素都说不清它,因为杯 子是个整体,只有将上述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件事情才成立。  幸福与此类同, 它包括功名、利禄、亲情、友情、爱情、衣、食、住、行、健康、空闲……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