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如何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如何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全部回答

2017-04-19

0 0
    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南方地区,白菜、花椰菜、芥菜和萝卜等均受害较重。一般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湿度较大的晚秋时节发病较重。在病害流行年份,大白菜发病率可达80%~90%,损失可达50%~60%。
  病原霜霉病的病原是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  Peraw。sp。ra户araiifica(Pers。)Fries)。病菌菌丝体发达、无色、无隔膜,在寄主细胞间隙扩展,产生球状、囊状或分叉状的吸器深人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
  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黄至黄褐色、球形、厚壁,表面光滑或略有皱纹,抗逆性强。菌丝发育适温为20~24°C,孢子囊形成适温为8~12°C,萌发适温为7~13°C,病菌在16°C左右时最易侵染。
    孢子囊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较高的湿度,水滴的存在最为有利。霜霉菌属于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国内分为三个变种:芸薹属变种(白菜致病类型、甘蓝致病类型和荠菜致病类型)、萝卜属变种和荠菜属变种。
  症状十字花科蔬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为茎、花梗和种荚。  白菜幼苗受害,叶面症状不明显,叶背出现白色霜霉层,严重时,幼苗变黄枯死。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
  初在叶正面产生水浸状、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形成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明显,空气潮湿时,在叶片病部背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该霉层由霜霉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组成。
    包心期后,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情加剧,病斑连片,使叶片变黄、干枯、皱卷。从外叶向内叶发展,层层干枯,最后仅存中心的叶球。在采种株上,叶片、花梗、花器及种荚均可受害。花梗受害会导致花梗肥肿、弯曲畸形,丛聚而生,呈龙头拐状,俗称"老龙头",病部长出白色稀疏的霉层;花器被害后变畸形肥大,花瓣变绿色,久不凋落;种荚被害后呈淡黄色,细小弯曲,结实不良,常未熟先开裂或不结实,病部长满白色的霉层。
    甘蓝和花椰菜幼苗可被害,病部产生霜霉,叶片变黄枯死,成株正面产生微凹陷、黑色至紫黑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背面长出灰紫色霜霉层。花椰菜花球受害后顶端变黑,重者延及整个花球。
  萝卜发病,叶片与白菜的相似,肉质根的病斑为褐色不规则斑痕,易腐烂。病害循环霜霉病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病严重。  初侵染源来自三个方面: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的卵孢子、在米种株和冬季寄主作物上越冬的菌丝体以及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卵孢子和种子中的病残体。
  南方地区,因田间终年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病菌不存在越冬问题,病菌借助接续产生的孢子囊在寄主植物上辗转危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在植株体内可形成孢囊梗和孢子囊,因此,卵孢子和孢子囊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在春季适宜条件下孢子萌发侵染春菜。
    在田间,卵孢子和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条件适宜时,3~5天即可发病,发病后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在田间反复再侵染。发病因素十字花科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气象因素、栽培措施和品种抗性的影响,其中以气象因素对病害发生危害的影响最大。
    气象因素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迟早和发展速度,雨量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病菌侵人寄主的适温是16°C,侵入后,在植株体内菌丝体生长则要求较高的温度(20~24°C)。
  高湿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人,也有利于菌丝体的发展。  冷凉山区在低温多湿、通风不良、雾大露重的气象因素下,特别适于霜霉病和白锈病的并发,常使危害加重。栽培条件秋白菜播种过早,包心期提前,病害发生早,危害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有利于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积累,初侵染源增加,从而发病多而重。
  水旱轮作能使病残体彻底腐烂分解,发病轻。  此外,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包心期缺肥、生长衰弱的植株发病较重$据报道,移栽田病害往往重于直播田。品种抗病性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品种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较为一致,田间易感病毒病的植株也易感染霜霉病。
  一般地,疏心直筒形品种因外叶较直立形品种通风透气,发病轻,圆球形、中心型品种则发病较重;柔嫩多汁的白帮品种发病较重,青帮品种发病较轻。  另外,不同的白菜发育阶段其抗病力各不相同,苗期子叶最感病,真叶较抗病,包心期后,随着外叶的衰老,植株进人感病阶段,故该病多在生长后期发生。
  防治措施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目前选育和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主要有'矮抗青'、'夏阳'、'夏丰\'小青口'、青杂系列、风抗系列等。
    蔬菜产区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秋白菜适期晚播,做好种子消毒工作,使包心期避开多雨季节,并注意合理密植;深沟高垄栽培,及时排水去渍;结合间苗及时剔除病残株;合理灌慨,科学施肥,大白菜包心后不能缺水缺肥;收获后及时清园深翻;重病区或重病田块应合理轮作,一般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最好能水旱轮作。
    化学防治加强田间检查,重点检查早播地和低洼地,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保护,控制病害蔓延。喷药要以叶背面为重点,喷药如遇阴天、多雾和多露天气,应隔5~7天继续喷药1~2次。
  防治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9%双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
    施药时应注意不同化学试剂要交替使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