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圈地运动?
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 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 地的过程被称为圈地运动。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 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 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圈地运动在英、德、法、荷、丹等国 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 为典型。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 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 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 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 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 地的2%,大部分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 圈占者是乡绅。1485- 1550年他们在莱斯 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 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 托邦》(1516年)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 吃人”。所以圈地运动也被称为“羊吃人” 的运动。
自从海外殖民兴起之后,西欧的贵族们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殖民农场,发展海外贸易,从而带动了国外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多地主和领主发现把土地租出去的租金远远不如用来发展养殖业。因此,从18世纪末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叶,英、德、法、荷、丹等国的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从而引发了一场悲惨的“圈地运动”。其中,又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著名。英国的圈地运动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英国本来便是养殖业大户,新航路发现之前,英国就是欧洲毛纺织业的原料提供者。随着国际之间贸易的不断扩大,毛纺织业也变得更加繁荣,羊毛等原料供不应求,而且市场的需求量还在逐渐增大,羊毛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养羊既然是一个如此有利可图的产业,必然会引来更多的投资。一些贵族开始只是利用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无主的公共用地,后来觉得土地不够用,便把主意打到领主们出租的土地上。因为西欧中世纪以来盛行农奴制,租赁土地的农民早已经习惯了世代务农,但现在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润,贵族们纷纷把租户们赶走,然后将土地圈起来养羊。失去土地又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只能到处流浪。封建领主们不再履行领主义务,被赶出家园的农民纷纷到法庭告状,有的甚至直接找到国王。曾经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就遭到了租户们起诉,农民们对国王哭诉。为了把农民们赶走,约翰•波米尔带领打手把农民的家烧毁,将一些反抗的人投人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让我们来看下英国国王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英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比较暧昧。因为农业是社会之本,圈占土地引起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1536和1537年,因为反圈地,英国的林肯郡和约克郡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虽然遭到了镇压,但农民一直都是英国军队最大的兵源。因此无论是都铎王朝还是早期的斯图亚特王朝在综合考虑之后,都采取了反圈地政策。比如亨利七世曾经下令禁止圈占土地规模在20英亩以上的农庄,希望将圈地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亨利八世甚至还限令让一年之内圈占的牧场复原为耕地。但这些法令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很快便被大领主们钻了空子。英国政府一直在圈地运动问题上执行不力,但在限制流浪农民的问题上,态度却非常坚决。英国政府颁布了“血腥立法”,禁止农民流浪,为了强迫农民充当雇佣劳动者,甚至不惜动用死刑。到了1593年的时候,英国彻底撕下反圈地的幌子,废除了反圈地法令。这样一来,在全国马上便引起了圈地狂潮。尤其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叶,英国城市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工厂手工业迅速发展,市场对谷物、肉类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圈地运动在全国开始疯狂地发展起来。后来这种政策因为反圈地起义风起云涌而时有反复,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提反对圈地这个问题了。从此,英国圈地运动宣告完成。圈地运动之后,彻底瓦解了英国的农奴制。最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获得了大踏步的发展,英国也成为十七八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正如英国的一位作家所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运动。无数农民在这场运动中颠沛流离,虽然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但是英国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这为英国的发展,尤其是海上霸权的确立,打下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